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以温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出现大量民营企业倒闭,原先依靠微利生存的制造业纷纷把资金投向房地产以及其他金融产品,貌似产业升级的背后却是"产业空心化"的加剧。文章在对产业空心化和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得出温州"产业空心化"的真实成因是要素成本提高,实业资本收益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到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深受影响.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待正在全面推进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加快全球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重塑和调整期,采用UIBE GVC Index数据和WWZ方法,从产业层面分析2000—2018年中美贸易利益与结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促使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被动"后向参与度呈缩小趋势,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扩大,但制造业出口仍有较大比重的价值来源于其他国家,贸易利益被高估;2010—2018年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DVA_INT和DVA_INTREX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显现出沿着高附加值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强调重振制造业,经济增长必须回归实体经济。美国的再工业化实质不是简单的恢复和重建传统制造业,而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从而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复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在国际贸易市场、技术市场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采用“GVC指数”衡量制造业主要细分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选取2008—2021的年度数据,运用SPSS分析,结合图表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得出:我国制造业许多细分行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提升他们的全球价值链层次需要较复杂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率先提高我国制造业附加值。文章从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产业融合以及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提出数字经济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贸易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转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的日程加速。面对危机爆发的原因、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的弊端,要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探求新的区域产业转移路径。首先通过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其次结合我国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借鉴传统产业转移路径的基础上构思了一种创新的产业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一大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迅速成长,促使中国经济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体系,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始终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许多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还比较少,这直接影响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的中国,如何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调整过程中,实现由"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产业定位的转变,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重大难题。服务外包产业是此轮全球产业调整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中国实现产业调整、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就我国服务外包现状、人才培养作出了认真调研,认为职业院校是培养各类职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应抓住机遇,主动应对,加快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自我修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然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跨国并购市场恢复缓慢.在目前这样一个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持续作用,全球的并购市场尚未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势头猛烈,本文从三个层次分析了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并购量持续增长的动因,并购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采购制度已成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制度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手段。购买国货是世界各国政府采购政策的基本原则,制定购买国货的政策是对民族工业实施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由美国“次级贷”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面临着订单下降、出口衰减的严峻形势。政府采购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战略布局,并积极参与到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进程中。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指出,中国企业面临着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合规性存在隐忧、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型难、中小企业融资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14.
李果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1):143-144
2007年的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打击。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经济普遍疲软的大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恢复经济,各国政府频繁颁布政策、措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货币战争"就此打响了。本文重点分析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效果;最后提出我国应对货币战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8暴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萧条时代。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来说,也未能独善其身。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未来也许会更加步履艰辛。的确,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作为整个产业链末端的一环,上游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危及下游的暗潮涌动。  相似文献   

16.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而美国政府也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次年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恢复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其实也是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次重新构造。因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对美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进行层级化分析,并将美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与经济和社会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各种行业和产业发展,而教育作为提升人们知识和职业素养的行业,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它自身的发展对策是什么,如何应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教育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式,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深入了解邢台市休闲产业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合理提出休闲产业的发展建议,对于邢台市休闲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的转移。在制造业的迅速转移过程中,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制造业是青岛的最大产业,建设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青岛具有独特的优势。抓住现代制造业,也就抓住了青岛发展的关键。因此,青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思路是:经过5~10年的努力,实现青岛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跨越,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跨越,把青岛建成产业特色突出、经济效益好、国际竞争力强、能代表世界制造业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滑,由以往的高速增长步入到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同时我国制造业也陷入疲软的困境之中。由此,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制造业应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向"智能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新的增长动力,从而迎来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