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在朗读时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却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朗读呢?一、教师范读引导当前,许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名让学生朗读,由于没有教师的范读,学生就不会带有感情的朗读,导致学生对朗读越来越没有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陌生的课文,对很多的生  相似文献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自身的朗读能力,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朗读的形式不同将"有感情地朗读"划分为:集体朗读、单人朗读、分角色朗读。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取不同的朗读形式,从而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因此,朗读要读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朗读教学中,学生能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低年级学生对于有感情地朗读往往把握不住,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前教高年级时,在阅读课上,我经常要求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的标准是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地朗读是需要教师引导的。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范读,营造文本"感情"的氛围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以及流利是教学中易点,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低段朗读教学的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易指导也易检测,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难度就比较大了.何为"有感情的朗读"?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会读者的情感,披情人境,再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现在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学生读的训练,但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只追求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虽然很热闹、很花哨,却没有让学生真正抓住文本的情感,进行朗读感悟;有些教师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如"请你有感情地来读读".这种现象在低段语文课堂中尤为明显.那么应如何优化低段感情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陈荣 《成才之路》2014,(25):78-78
正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及流利,是教学中的"易点",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运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更加受到重视。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是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话题。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本文对感情朗读训练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朗读是一种艺术,优秀的朗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朗读也是一种技巧,要不断地加以锻炼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只有融入读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展现朗读的艺术,感染听众。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通过适当的载体,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本文就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角度,谈几点策略,以供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读出感情,读出特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只有在全面理解文章内涵的前提下,朗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感情充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朗读活动中。针对培养初中生朗读兴趣,深化初中生朗读感情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课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重要渠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这里所提到的朗读是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谓之为"美读"。究竟怎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以实例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方法颇多,名家指导的例子更进一步证明朗读的方式千变万化。本文还从反面例证为什么有的教师指导朗读会成为学生读书的障碍。论点鲜明,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又是诱导,又是激发,有的还亲自朗读示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而学生的朗读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就不禁使人想问:学生的感情哪儿去了?当我深入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年级学段中有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是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总是草草地结束了朗读,缺乏有效性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朗读错误率高、读得不流利、没有感情等情况时常发生。朗读要怎么指导呢?教师应当重视指导低段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指导,优化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训练。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素材,坚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教学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教师指导朗读,增强学生语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恩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有感情的朗读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只是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多读、熟读、精读、有感情地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朗读即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富有感情地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同一个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逐渐重视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拓展文章的背景知识。一、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朗读的总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学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别用"学习用""用"  相似文献   

18.
赵璐 《华章》2012,(10)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重在朗读的感情上.朗读感情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朗读课文要设计一定的梯度,使学生拾阶而上.课文的主旨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旨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凡课文都有情感的基调,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对朗读进行正确地定位,是有感情朗读的前提.要读出课文的感情,读者首先要有激情,其次才是朗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理解课文,感受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朗读就是运用各种语言手段,通过富有节奏和感情的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语文中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各阶段教学的朗读和默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体验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