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对整个有理数运算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加法法则中运用绝对值来决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结果,学生感到困难,难以理解、接受.但当把法则做了小改动,回避了绝对值,学生就容易接受了.有理数加法是继有理数的意义之后又一新的章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有理数的加法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延伸.既有小学学过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提倡教学目标综合化、多元化和均衡性 ,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新课程提倡的综合化的教学目标呢 ?我以“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为载体做了一次反思性研究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绝对值、非负有理数的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能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有理数"这一章作为初中数学的起始章节,它是初中数学后续学习的基础。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又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有这样的矛盾:有理数加法法则中有减法,而减法法则中又有加  相似文献   

4.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他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构建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乘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减少学生之间两极分化、增强学生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理数”一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起始内容,也是与小学数学联系最密切,又极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不仅涉及数的扩张,还引入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的概念,其中“绝对值”概念的引入,使有理数的运算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小学算术数的运算成为可能,“相反数”概念的引入,使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成为可能.其次是符号问题,这在小学未曾涉及的,正因为这样,在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初期,90%以上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在符号问题上出现失误,而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之后,仍有10%~20%的学生在符号问题上频频出错,有的根本就搞不清楚该怎么确定符号,占一半的学生在运算中凭直觉,有时也能算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
1 解读教材 1.1 目标解读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分类、转化、数形结  相似文献   

9.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学习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内容.笔者从有理数概念角度出发,分三个方面调查了学生有理数理解的现状,结果发现学生对有理数的符号"+""-"以及绝对值、倒数、相反数和度量结构的掌握均不理想,而对有理数稠密性的理解却超越了一般期望值.并且男女生在有理数概念的学习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有理数四则运算是有理数这一章学习的重点,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学习好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关键在于学习好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请大家准备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生活及生产的需要,在学习了负数之后,数的范围已扩展到有理数,我们将在有理数范围内研究数的表示、大小比较与运算等;前两节借助数轴学习了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这为有理数的运算奠定了基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后面学习整式的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基础,它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有理数的加法教学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对于从未接触过"异号两数相加"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增大了思维强度,尤其是需要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细"品味"有理数的加减法.以期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这部分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如下: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相似文献   

13.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是在前两个学段学习基础上,将有理数加法的知识加以整合。"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是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在性质上,这节课属于概念教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以"有理数加法"为例,通过教师引出问题,启发学生在思维中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归纳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对数学教学的方法与教师自身的能力等问题展开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1.1目标解读 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有理数乘法》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学生在学会有理数加法后学习的又一运算类型,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以小学算术为基础,即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其实质就是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  相似文献   

17.
谢玉英 《青海教育》2002,(10):32-33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有理数的运算是代数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以及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知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又是本大节内容的重点之一,是有理数减法的基础,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2、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求学生会利用法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我们就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就把减法与加法统一了起来.进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不能也统一到加法的运算中呢?  相似文献   

19.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正、负两数相加且结果为负的情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研究应用认知模拟方法探索有理数加法的盈亏模型和绝对值模型的认知过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当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表征用时较长时,运用绝对值模型计算有理数加法的用时超过盈亏模型.两模型的差异源于问题表征的次数、问题和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对前备知识的熟练程度3个方面.盈亏模型基于熟悉的现实背景,问题及知识表征的次数少、形式简单,减轻了学习的认知负荷.建议学生在初学阶段直接利用盈亏模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总结运算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月刊》2011,(7):11-12,62
本节内容 本节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②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