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针对文本的字词、句段,内容、形式,作家以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与它相似的或相关材料的对比,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由此可见,比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是一种过程、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它可以将阅读推向更深的层次。那比较这种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相似文献   

2.
所谓"多文本阅读"就是把一组有着某种联系的文章根据一定原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的阅读模式。多文本阅读教学,即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多个相关文本,通过发现比较、求同析异、归纳概括等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建立"群"与"类"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实际上,多文本阅读属于比较阅读。那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策略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正确的、细微的、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教师的头等大事."细读"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做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或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研究性的阅读,应该是三种理解合一的细读.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下面,本人就文本细读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及体会.  相似文献   

4.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的,语文课堂阅读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害怕教学过程出现"失控"、"偏移"、"短路"和"断路"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实践受教师思路的牵制,方法呆板,过程简化而失去了灵性。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与文本真切"对话",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尽可能地理解作者的原旨。这种"对话"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去开启对话的窗口,以实现沟通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过程是一个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总之,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结果。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  相似文献   

6.
"非构思"写作理论在完全颠覆和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构思主义阅读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构思阅读"的理论和方法.它指出,"非构思阅读"不仅是一个充分关注了阅读主体、阅读当下语境、时空背景下的阅读智慧的阅读行为过程,而且是一个有阅读思维操作模型(赋形思维模型、路径思维模型、文本思维模型)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的古典诗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语文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学习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是我国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群文阅读的定义可表述为:"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楠 《山东教育》2012,(Z1):41-42
"阅读批注"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过程,也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融思考、体验、评析于一体,通过圈点批注,潜心阅读,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由此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我有了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曾佐希 《广东教育》2008,(10):34-36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新课标实施后,我省课改区试题结构发生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为选考内容,但它仍然是高考的一个重点,考生的一大难点。相对于文体特征分明的实用类文体,文学作品考查的点虽多,命题相对还是比较一致的,不管是阅读还是答题,都有规律可遁,都可规范行事。  相似文献   

10.
<正>毫无疑问,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无论依据文本接受理论还是知识建构理论,阅读都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活动,多元阅读既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结果。文本接受理论,如接受美学提出,文本给读者留下众多的不确定空白,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探索文本潜在的真意,因而阅读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探索过程中读者必须深入阅读,进入角色,体验作者体验过的  相似文献   

11.
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阅读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又是最重要的。文本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多层次的认知活动,而且还是一个渗透主体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解渎的效果,其中主观冈素是最主要的。学生的主观因素包括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2.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新形式,它是由传统的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立足学情,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并从语言积累、写作特点的角度细研文本,同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创新阅读理念从阅读本身来看,传统的文本解读力求忠于原作思想,有效的阅读是再现文本当时价值。但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延续,阅读文本"当时"与"现在"的时空间隔,使文本价值愈发丰富。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提倡有效阅读,还应引领创新阅读,在阅读教学理念层面实现创新,给文本解读带来新时代的活力,这是从有效阅读走向创新阅读的关键。"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所理解到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对于阅读本身而言,作品与作者是次要的,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是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还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们都会遇到论证方法这个问题。而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又是学生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问题,就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对此加以区分,期望能对那些被此类问题困扰的莘莘学子有所帮助。首先说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论述类文本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中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之"摆事实"说的就是举例论证,即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它的好处是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是一种阅读的新理念,它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学界多视"评点"为一种文学批评手法,而从评点学发展的实际来看,评点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它还涉及经学、史学等诸方面的内容.仅仅视之为文学批评,实际上窄化了评点的内涵,限制了对评点的全面研究.评点本质是对文本的一种阅读诠释,表现了批评者对于文本的独特理解.就形式而言,此种批评须是评、点与文本的结合,脱离文本的批评不是评点.就内容来说,则有别于传统注疏,而是致力干对文本义理、文法等各方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李战芳 《快乐阅读》2011,(13):32-33
阅读是阅读主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有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发扬教学民主,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