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中的文言文怎么教?我认为: 一、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阅读》一至三册文言文的编排方式与统编教材完全不同。它按文体将文言文和现代文混编在一起,大体上是每个单元一篇文言文。从第四册开始,文言文跟现代文分开,但与统编教材又不同,它是自成单元。每册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后面附有知识短文,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以下简称鄂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每册均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设有阅读、诗词诵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在全书中还有机地穿插了学习方法指导短文及知识卡片等内容,有附录和众多优美的插图。阅读部分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开发了一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生活的新课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阅读的需要,有机地穿插了“阅读方法指导”和“知识卡片”小短文。将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组成单元。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的阅读特点,引入新的阅读理念,在每…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每册有知识短文五至七篇,分别安排在有关单元之后。它们是按照字、词、句基本知识和读写基础知识两条线索编排的,分散则独立成篇,集中起来构成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系统。知识短文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说明文。这些短文,抓住知识的特点,说得明明白白,学生一般都能看懂。进行这些短文的教学,和进行其它说明文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的知识短文是按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本知识和读写基本知识两条线索编写安排的。它讲求知识性和理论性,对中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显得枯燥.如何达到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的目的呢?我们认为,知识短文教学应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好的开头则是成功的一半.下面略举几法。一、瓜熟蒂落法。凡是按读写基本知识这条线编写的知识短文,一般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就是它们的例证.以知识短文为纲,上好单元各课,要求短文的教学水到渠成。教者只是在瓜熟之时落蒂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无文。”此言极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看两例。笔者于1997年10月7日听了某老师上的一堂高一的课,课题为《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是这样安排的:一、回顾一下单元知识短文《怎样学习文言文》的内容要点。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分别请一男生、一女生上黑板默写“文言文学习六要点”。“六要点”中,除“文学、文化常识”外,其余的五点就是1996年《考试说明》中“…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四册单元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指出翻译作品的标准是,“信、达、雅”,但我认为此单元知识短文在对“句子的翻译”的讲解中出现了常识性错误,有悖于上述观点。短文“句子的翻译”第2点说:“一些文言句子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份了!’”此处对“汝之不惠”,的翻译不符原意,也不够通顺,没有达到“信、达”的标准。从译文看来,编者是把“汝之不惠”,作为偏正短语处理的,将其中的“之”看作结  相似文献   

7.
一、以单元知识短文《小说的人物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指导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反复运用,借助梯子登堂入室。第三册的三、四两单元可组合为一个大单元,首先阅读知识短文。  相似文献   

8.
第一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观察与分析 1、猫和狗(学生作文) 2、汽车上(学生作文) 3、买小手枪(学生作文) 4、礼物第二单元说明文知识短文:记叙文与说明文 1、松鼠 2、琥珀 3、牵牛星和织女星附《牛郎织女》第三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中心和材料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教学是以几篇课文组成的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是希望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求读写知识的特点和规律的处理方式,自有它的长处。但是勿庸讳言,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应试教学之嫌,是急功近利在语文教改中的表现形式。单元教学的一般处理方式是用一则知识短文带动几篇课文的学习。在单元教学中,具体的课文只是知识短文的例子,合乎短文内容的则讲析解证,其他则轻描淡写甚或是置之不理。而知识短文又不可能完全包括几篇课文的具体内容,也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交给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读能力。 (一)先讲单元基础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了解文言文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了解古今词汇的差异。课本每单元后都有单元基础知识和训练,所举例子  相似文献   

11.
行家说,教无定法,大体须有.我在单元教学中,选择了如下几种教法. 1、以知识短文统领各篇课文.这种方法是以单元之后的知识短文为总纲,把各篇课文作为范文来考究,比如在教初一册五单元《春》等五篇课文时,就以知识短文《观察和记叙》开篇.讲清写景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写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语文学科语言沟通、语言交流、汉语言知识传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良好“契机”,实现了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连贯、整体、系统的“输出”,让学生更能将语言知识、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本文就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价值作为切入点,概述了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语四册的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中述及对“用典故”的译释时举了《谭嗣同》一文的句子:“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并译该句为“现在康先生是生是死还不知道,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  相似文献   

14.
第二册本册共编入课文30课,其中白话文22课,按照文章体裁和写作特点组成8个单元;文言文6课,以程度深浅为序,兼顾文章体裁和写作年代,集中编排。三个重点单元的读写训练要求如下: 第二单元的三篇记叙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写真人真事,材料一定要可靠,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从掌握的材料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通过这个单元和知识短文《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写记叙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一、“言”“文”并重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探讨,走过了一个梗长的过程,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工具说”一统天下的时期,文言文教学暴露出有“言”而无“文”的弊病;而当“人文性”成为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时.文言文教学又出现了有“文”而无“言”的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册教材共二十八篇课文,分现代文(二十一篇)和文言文(七篇)两大部分,分别编为七个单元,其中记叙文三个单元共十篇课文(散文六篇,小说四篇);议论文两个单元共八篇课文;诗词(包括散文诗)一个单元共三篇课文,古文一个单元,共七篇课文,另外还有知识短文六篇。从这一编排中,可以看出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上。备课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指导每一单元的教学。本册教材的总要求是:  相似文献   

17.
一、以题知文法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可以用“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来概括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同时又为保证答案在课内,保证考查范围不“超纲”,所选文段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成的一篇完整文段。如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段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约3000字,短文不足600字,第15题的四个选项与短文的几组人物及几层意思之间就…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中的“文”,是指文言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文言文中的“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在文言文中,“文”和“言”既是一对矛盾体,又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如果离开“言”,文章无从理解;离开“文”,“言”就成了没有生命的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文、言并重”,即通过文言文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又能让学生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9.
新旧教材在体系与结构方面的不同点   编排体系不同。旧教材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等混合编排,其中“写作”、“口语交际”附在阅读单元之后,语文实践活动又附在作文训练之后,在目录页上都找不到位置;汉语知识穿插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新教材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四大块分开排列,各成体系。   单元组成不同。旧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混合编排,课文按反映生活的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组成八个单元。新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分开排列,现代文 20课,组成 4个单元,文言文 10课,组成…  相似文献   

20.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13,(10):12-14
现在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三类弊端:有"言"无"文",有"文"无"言","言"与"文"的简单相加。有"言"无"文",就是教师只注重文言字词的用法和文言语言归纳等"古代汉语"知识,而忽略了与文言文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与之相反的是有"文"无"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