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新课程高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下苦功.一题多解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典型的题例,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组织全体学生合作探究,增进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努力创造高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然而仅仅停留在"一题多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即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发散,不注意"收"(及时归纳总结方法),那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一题多解要关注考纲和考试说明、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解法的选择,最终变为多解归一,升华为解一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解题思想,其本质作用都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应教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模式和方法,形成必要的解题技能,使其掌握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5.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论述了与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重视"一题多解"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道化学题,可以有多种不同解法,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既能使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又能通过尝试不同的解法优中选优,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数学这一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属性具有复杂性和整体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数学这门学科是升学考试中必须考查的部分,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通过对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来寻找一种既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栋梁 《新高考》2010,(3):19-19
在一次练习中,关于一道题的求解,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答,在组织交流后,大家都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多题一解”与“一题多解”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应当是需要坚持的教学思路,因为其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能力,而且只要设计得当,其可以与宏观角度的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也谈“一题多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好方法.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做好解题总结,提高判断能力,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使学生思路开阔,对各种问题能从更深层次去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能很好地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和考虑,是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数学解题方面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探索题目的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合理、有效,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都在不断改革,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育目的。而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相比于初中数学则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不仅只是单纯让学生停留在数学公式的运算、计算中,同时在排除学生学习这方面的兴趣针对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拥有实际解题能力,掌握更过灵活的解题思路、方式,从而使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改变,具有统一性。现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15.
发散思维具有多向性、变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在思考问题时它注重多途径、多角度、多方案、全方位;在解决问题时它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本文以一道应用题为例,谈谈发散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了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解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由于不同的思路可有多种解法,或基本采用同一种方法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下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课堂知识结构,为学生主动探究搭建平台.一题多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利于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 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行之 有效的方法,能促进学生智能和思维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 教学效果。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实际问题与二元 一次方程组”中的探究二为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