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强 《考试周刊》2012,(56):18-18
岭南传统工艺美术,如果从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算起,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土生土长,自生自灭,但又永生不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岭南民间美术工艺,是经过历史的淘洗显得像金子般珍贵而得以流传的,是自古越族人至今岭南各族人民经不断创造、提炼而形成的劳动的智慧结晶。作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加以珍惜和继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广州为调查对象,重点关注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岭南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应着力建立一套保护与传承机制,明确政府、社会、农民等各自承担的职责和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民间工艺美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岭南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它与人民的经验、信仰、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其多数直接表达了人们喜乐的方式.但是现在面对着全球化和现代化潮流前所未有的冲击,岭南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着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严峻挑战.笔者通过对岭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如广绣、佛山年画等的研究,来探索岭南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必须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围绕这一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细致阐述“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相关概念的内涵,阐明该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实例回答了这一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文藜 《文教资料》2014,(28):80-81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拥有竞争力的必备要素,这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文化”作为时代的标志,也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的专业特性.从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了艺术设计教育中文化传承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人“定岗双元,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反思和建议,以此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福建宁德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传统畲族文化面临礼仪弱化,村落文化缺乏特色,畲族传统技艺处于失传边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畲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开展抢救性征集工作;以文化为媒,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新路等思路,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畲族原生态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特色?这是所有中小学都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美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工艺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手工艺因经济效益等问题面临着消亡的境地,但其作为文化传统却有着极高的保存价值,我们怎么保护这些民族工艺文化?美术及其教育尤其基础教育,或许是当前民族手工艺保护的最有效、最直接、意义最深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文化传承在人的形成中具有特殊价值。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形成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百年教师教育中形成的教师教育文化,是培养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的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色,它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导向、规范、激励作用,但在师范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变迁,有简单化、趋同化、庸俗化倾向。笔者认为应在认真总结和梳理教师教育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在方法上要实现几个转变和几个认同,并从精神文化、物态文化、管理文化各个层面找准传承与创新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是文化自信的实现基础。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人",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必然是"人"在文化交融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积极主动探寻和权衡价值差异并选择性投入精力、情感和时间,形成个体文化内在价值"自觉",从而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赓续民族文化符号,坚守民族身份,牢固民族凝聚力,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文化认同,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崔英锦 《教育评论》2014,(5):132-134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单纯的家庭语言环境已被打破,传统家居环境日益改变。通过广设各种文化传播中心与机构及培训班等社会途径,积极开展学校锡汉双语教育,是各层级教育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构建多元和谐社会,积极面对问题与困难,不断展望未来,是新时期锡伯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创造、积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动力。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排挤。因此,必须培养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与活力。通过对现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必须要整合各方力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民族认同和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启蒙、中小学灌输、高校教育提升、社会接纳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从自身的特色出发进行。四川的古镇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城镇化的一个很好的栽体。建立走以古镇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城镇特色道路,只要措施得当,必然能够充分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一体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现实基础上提出来的,旨在国家认同前提下,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需要从西藏文化的概况出发,对多元文化一体教育概念的由来及界定;西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一体教育的多重意义;西藏地区多元文化一体教育的实现及预期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阐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族教育是针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种体现这些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海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从民族教育的视角出发,试图从民族教育课程开发、双语教学师资的定向培养、适当降低少数民族文化特长学生的入学条件、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人保障机制、建立民族教育评估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应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举办体育教学比赛和完善民间体育系统的方式,以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理性是态度和行为的统一体,不仅表现为对待文化的态度,还外显为对待文化的行为。文化传承不仅需要人,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成就人、发展人。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表现为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途径的多样化,并集中体现为有意识传承与无意识渗透相统一的特点。学校教育文化传承需要文化理性,它既遵循了文化传承的特点和规律,也是学校教育文化传承的现代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