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撤点并校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数量10年内减少了52.1%。有学者拿出了具体的调研数据,比如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增加4.05公里,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等。距离增加会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教育成本的增加则直接造成了农村孩子的辍学率上升。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12,(25):63-64
新闻背景转眼,"撤点并校"已有十年。日前,在一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因为统计显示,调整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有学者指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000多元,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2012年5月2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3.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周步成的MHT量表对农村"撤点并校"和非"撤点并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农村"撤点并校"小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方面比非"撤点并校"小学生差。  相似文献   

5.
张燕 《教育评论》2013,(2):30-32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有利有弊,人们对其毁誉参半。撤点并校有利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农村学生上学难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问题。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错在于其导致教育不公凸显、教育责任转嫁、学生发展受损、教育资源浪费、乡土文化断裂等问题。对这些错误认真反思并进行理性纠正,是保证撤点并校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2,(9):2
《民生周刊》撤点并校问题在农村地区早已十分突出。在农村小学已经减少一半的现实下,再来谈撤点并校问题,已属"亡羊补牢"。没有居民参与论证、决策的学校布局设点和撤点并校,2012年第31期熊丙奇:撤点并校决定权要交给村民  相似文献   

7.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制定以及实行的原因,总结、归纳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实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模式,重点立足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剖析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在后撤点并校时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关键在农村,而农村要想发展好城镇化,其中发展农村教育必不可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本文试从我国开始撤点并校为出发点,分析撤点并校的背景以及因此带来的一些问题,找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国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禁止撤点并校后,我们应怎样通过采用"合村并局"、"校车接送"以及"教育联盟"等模式,为我国发展农村教育提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后并非都像当初所设想的那样能优化配制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撤点并校后,出现了学生辍学,学生安全隐患增加;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家长的经济负担加重;教学质量并非都得到提高;农村文化萧条等现象。为此,重新思考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撤点并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益,比如,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办学质量的提高等。但同时,“撤点并校”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捐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如今,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撤点并校”引发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加以解决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育问题成为近年来农村问题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掀起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教育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文章将"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农村教育进城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安国 《教育文汇》2013,(12):14-15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撤点并校”。十多年来,“撤点并校”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撤点并校”也引出了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那么,在“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撤点并校”引发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结构变化,适龄生源不断减少,造成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大量教育资源浪费,所以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中体现的是"高公平、多效率"。此文从教育生产效率、教育生活公平和效率与公平的内在一致性来分析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5):166-167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农村小学推行格式布局的调整政策——"撤点并校"。其出发点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但各地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造成了诸多影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诸多问题的妥善解决,离不开国家、学校、家长的共同合作,需要在实现并校后形成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妥善解决富余师资、并校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起,一个旨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随后就出现大规模“撤点并校”。回顾将近八年的“撤点并校”,有成功的地方,譬如东部经济发达靠近城市农村的“撤点并校”还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西部农村“撤点并校”也照搬就值得思考了。西部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首先应该从教育规律角度着眼规划实施,进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一个推行了多年的改革,但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盲目地合并农村中小学,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严重的问题,使得"撤点并校"弊大于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反思这次大规模撤点并校工作对农村文化的消极影响,认为"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应该也能够对农村文化困境的突围有所担当,即通过科学、稳妥地恢复或重建一批农村学校,为农村文化立魂;培育为全体农村儿童服务的学校文化,接续农村文化发展的血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的活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尽教育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进行"撤点并校"的十二年来,农村小学布局的调整在带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等益处的同时也引发出农村小学生上学难、辍学增多、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反映等一系列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现状的调查,通过对该政策的实施利弊进行思考,对如何更好地完善贯彻"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宋亮 《教育》2013,(34):19-20
2012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远难行、交通隐患等问题。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政策暴露出大量问题:随着撤点并校的进行,低龄寄宿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家校距离较远的农村小学生不得不到学校寄宿,父母只能定期探看。这些寄宿小学生年龄过小,不能自理,还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现在,撤点并校已经减速,低龄寄宿小学生的问题应引起注意。有专家表示,低龄寄宿正在批量制造"体制孤儿"。起因于撤点并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金牙瑶族乡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多和农村中小学的撤点并校,留守儿童和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成为摆在农村中小学校面前的两大课题。2004年9月起,铁罗小学在留守儿童和寄宿生中开展创建"爱心家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1"爱心家庭"活动的萌芽撤点并校后,全校仅铁罗小学一所完小有寄宿生,由于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一时难以适应寄宿生生活等种种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