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现代物理科技的结晶,在其上机操作实验环节中,集多年来实验经验,提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超前于理论教学环节的超前型实验法,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力,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动手能力,是其它经典实验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在现代物理实验环节中,引入超前型实验法,是促进现代物理理论转为技术,并使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动手操作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上机实验.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重要保证,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为依存条件.因此实验教学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成败.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感到计算机基本技能的不足.不难发现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设置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途径。那么通过电脑课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能力呢?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电脑课本身就是实践性的活动过程。通过上机操作,不仅能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开发智力,而且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也能通过学生上机操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课的上机操作实验一般是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先预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安排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理论课上学过的语句或命令,易于检查学生所设计的程序是否正确。由于对实验内容很熟悉,实验课较顺利,省时间。但是,这种实验模式有明显的不足,首先学生在上理论课时对所学内容缺少实感性,理解不深刻,尤其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或一门课程的开始来说,这一点更突出;再就是由于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刻、实感性差,学生感到计算机课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第三点不足是这种实验方式显然是属于接受学习,相对来说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我们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尝试了超前实验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超前实验法就是在理论学习之前,先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将要学习的命令或运行用将要学习的语句编写的程序,并在上机过程中,针对操作内容和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显然超前实验属于发现学  相似文献   

6.
马经杰 《成人教育》2012,32(2):113-114
计算机的上机教学是学生由理论知识向操作实践过渡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深化理论教学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对高校计算机上机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别从机房的使用、信息的存储上传、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改进高校计算机的上机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解决上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上机实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为例,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备、考核方式、实验室管理五个方面出发,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8.
高国杰 《新疆教育》2013,(5):178-178
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DISLab是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的简称,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的真实性和现代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现代实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物理实验中系统地引入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使物理课堂与实验的教学过程现代化,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DISLab是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的简称,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的真实性和现代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现代实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物理实验中系统地引入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使物理课堂与实验的教学过程现代化,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95):118-120
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物理教学中的虚拟实验指的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硬件操作环境,所取得的效果等于或者优于真实环境的实验。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动画制作软件等构成的虚拟实验演示课件,为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学校,实验器材和实验设施不够完善,所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相结合,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对传统实验进行有效补充。鉴于此,文章主要对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职计算机专业操作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因而更重视通过实践掌握理论。通过使用"实时讲练"教学法,能更好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融合在一起,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性入门课程。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成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上机课、实验课占课程计划的绝大部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上机操作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计算机实验课程设置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教学应非常重视实验教学。计算机开放实验给学生上机学习计算机文化知识提供了大量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要培养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而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环境。将课堂引入实验室,全部课程都在实验室上。不再严格区分“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听、看、互相讨论、反复上机操作,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在科技意识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理论素质普遍下降,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急需加强,强化科技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动手、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此,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材,进行科技意识教育;结合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验教科研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17.
实验法是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心灵感悟、大脑思考获取知识,感悟道理,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把实验法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但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而且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本拟介绍实验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几种主要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议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张洪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教学环节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升物理教学整体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教师演示物理实验环节以及学生小组实验环节中,对于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作用和地位,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会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学习,用Basic语言编写简单的数学解题程序等。可见,计算机上机实验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搞好学生上机实验,是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