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历史教育是中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程设置、教材编纂、教法更新三个方面对近百年来中国中学的历史教育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利弊得失。认为20世纪中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根据创新教育的理念,采取兴利除弊、扬长避短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热衷于依赖外来理论,虽产生了合理的教育实践,但也出现不少问题。种种反常状态,超乎了借鉴的"度",不仅违反历史学科规律,也大不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当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相当层面上应当淡化乃至跳出洋理论的窠臼。我国几千年历史教育实践,提供了中国特色历史教育的话语土壤。"记功司过"的伦理教化功能、"寓论断于叙事"的表达方式、起承转合完备的历史教学技能、"无征不信"的治学原则、古代史家强调"史识""经世致用"的使命感,以及探研究诘的问题意识等史学遗产,是我们当代历史教育的宝贵源泉。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教育话语体系,推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教育实际有效地结合,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热衷于依赖外来理论,虽产生了合理的教育实践,但也出现不少问题。种种反常状态,超乎了借鉴的"度",不仅违反历史学科规律,也大不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当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相当层面上应当淡化乃至跳出洋理论的窠臼。我国几千年历史教育实践,提供了中国特色历史教育的话语土壤。"记功司过"的伦理教化功能、"寓论断于叙事"的表达方式、起承转合完备的历史教学技能、"无征不信"的治学原则、古代史家强调"史识""经世致用"的使命感,以及探研究诘的问题意识等史学遗产,是我们当代历史教育的宝贵源泉。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教育话语体系,推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教育实际有效地结合,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归纳了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对德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作用,中国大陆在历史教育中应该进一步整合大中小学历史教学内容,增强民族精神教育,重视历史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这是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教育事实,也是中国学者们的共识,但却在现当代中国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由最初的道德教育泛化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的总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德育概念。本文考察了德育概念泛化的历史过程,并对其原因及弊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教育50年的历史,是坚持教育改革、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对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旧教育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在开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进行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人类教育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尽管前进的路上经历过迷误、付出过代价,但改革的红线一以贯之,历史的轨迹清晰可见:只有坚持教育改革,教育事业才能发展、才能前进。认识、把握和运用这条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继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实施《面向…  相似文献   

8.
吴文生 《课外阅读》2011,(11):259-260
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历史教育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社会上,各种历史典籍、历史人物传记、历史知识讲座,以前所未有的局面被开发、被研究、大行于世;而在学校里,历史教育严重萎缩已是不争实的事实。虽然,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新课改的推行,给历史教育带来了一点活力,但仍然无力从根本上挽救历史教育下滑堕落的尴尬。究其原因,近代中国历史的剧烈冲撞和当前的现实使学校的历史教育被严重异化,失去了本该鲜活、丰富的历史本色,变成了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大而空的政治说教。历史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全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在探索。本人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最终才能让学生热爱历史。感悟历史是途径,热爱历史,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港沪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比较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香港中学的中国历史科是两岸三地唯一脱离“历史科”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中国为本位的‘中国历史’,而不是世界历史的‘国别史’” (尹达明等,1995,2)。因此它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颇具特色。自20世纪70年代香港各中学普遍设立中国历史科以来(庞朗华,1987,68),香港中学的中国历史教育即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尽管港英政府不重视中国历史,但还是颁布了比较详细的各级《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对初高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急需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1.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时代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封建统治阶段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而起源于科举制的西方文官制度,对于选择高效率的人员来充实政府,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今社会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中国的科举考试和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官的科举制度确立后,一直延续了1300年。它与唐代进行社会教育的方式虽然有区别,但是它却对唐代社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如科举制度内容的社会性、科举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社会各阶层参与读书具有启动效应等。也有消极影响,如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教育活动片面追求政治功能的取向,从而造成社会教育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科举考试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300年,因而形成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这一传统严重影响了当代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教育走上了一条歧路。在科举制度被废除100年后的今天,深刻反思我国当代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恶果,彻底根除这一扼杀个性、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教育制度,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以引导教育健康地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客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4.
后妃制度是绵延我国古代社会数千年的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男尊女卑观念下的历史产物。汉代后妃是古代后妃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从出身来看,西汉后妃出身下层者较多,东汉后妃则大多出自豪门。西汉册封皇后以帝王宠爱与生育皇子为主,东汉则以德为先。两汉后妃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西汉后妃以雅善歌舞为主,东汉后妃以熟读儒经为长。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杰出的政治才干,两汉后妃成为中国历史上后妃参政的代表性群体。与后世相比,其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举制度历经1 300年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王维、司马光等重要官吏和文化名人都来源于科举考试,其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至今仍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原则。从文官选拔制度、向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作者尝试分析中国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读书向学、科举入仕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并结合科举制度,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升学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6.
唐代进士考试三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士考试三场制度最早形成于唐代。唐初进士科学只试对策,唐高宗晚年形成贴经、杂文、对策三场。唐中期三场考试偏重杂文,尤其重视诗赋考试。唐后期强调考试经史,五代时出现以义代贴经趋势,孕育着宋代进士考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池州明初“三元”状元黄观和明末复社领袖吴应箕的科考之路,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原因、历史功绩及其弊端。通过对两者科举历程的比较,剖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由草创到形成、由发展到目趋完备、进而烂熟衰落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人才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变化最小的一种制度,也是影响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一个社会化变量。在中国戏曲艺术舞台上,以"状元"为题材来演绎人物故事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当属京剧。长达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大大丰富了历代剧作家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并延伸了"学而优则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古老的戏剧舞台拓展了科举的表现形式,再现了科举制度的芸芸众生;统治者坐收渔人之利,达到了延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俞启定 《教育学报》2005,1(5):68-74,81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