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几经争辩,几经探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共识。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早已被老师断然摒弃。然而,纵观我们的课堂上,虽然我们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回答权,但学生是否真正可以进行主体性阅读?进而进行个体性精神探索了呢?只要你深入课堂,我们就不无遗撼的看到:尽管课堂上学生举手的人数多了,回答问题的人数多了,但学生的回答却依然是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在长期而艰苦的语文探索实践中,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  相似文献   

3.
自然课如何进行科学启蒙?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质?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回答,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值得一读。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各科教师首先要吃透大纲、掌握教材,更要着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改革,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这便是我们向广大读者而不只是自然教师推荐此文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次讲座中,刘建彬老师发出一个质问——“老师们,大家关注过吗?学生怎样的状态才是倾听的状态?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倾听了吗?”这一问,我的心猛然被一击!是呀,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教师的课堂语言“:请大家注意听讲!”而很多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位老师已在提醒学生去学着倾听了,是在落实课标的要求了。对这个问题再没有深思,这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落实”需要如此深细!反思教学我们只是将目标当作了一次次的要求,一遍遍的训导。原来我们误把“训导当作了“训练”,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听,应该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听课中我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连续两次回答(都说错了),得到的都是教师责备的眼神,至此后面的教学中这位学生没有再举手。这使我想起:课堂上,一部分些学生很少发言,是否与我们不够注意对他们出错的评价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出错时,教师怎么评价才比较恰当?调查:你很少发言是因为……如果注意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低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很踊跃,而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课堂上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尖子”。这是为什么?随着年级的上升,学龄的增长,一些同学渐渐变得不爱发言,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否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蒋静雅 《中国教师》2006,(11):37-38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在历经“千万次的问”后,答案日渐清晰——教师应追寻的是本色语文,学生需要的是绿意课堂。本色语文,绿意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四种生命样态:一、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教学的追求和目标决定着教师的心态和行为。教学形式的新潮别致,教学手段的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的纷繁热闹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该怀着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心态,时时追问: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发展了没有?我们切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无意中听到一段这样的对话:“我们孩子适应能力不行,她老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我们孩子说他倒是挺爱听也能听懂老师讲的课,可自己一做题就又不会了。”老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老师的思路是什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围着我们团团转,一旦离开老师就束手无策?我陷入了思考之中。马上就要开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了,阅读完两遍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写出来,并与我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作了比较。学生提出的问题:1.文章写了作者在百草园自由自在又充满趣味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8.
邱蕾 《广西教育》2008,(8):49-51
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它关系着人一生的健康工作和幸福生活。然而,在体育课堂上“身顺心违”、“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仍存在。这迫使我们思考体育课堂缺了什么。显而易见,教育观念、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学习行为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飞速,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现代社会,各国经济知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更多的人才.现代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根本.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才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才能和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是课堂,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越高,对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越大.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很多国家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要创新思维,以学生为本,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掌声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仿佛成了教师的口头禅,有时一堂课中会响起十几次掌声,但却很少见到教师也在鼓掌。有一次听课,我听到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唉,又要鼓掌了。”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课堂需要掌声,因为学生是需要鼓励的。但“同学们,为他(她)鼓掌”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多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带来了崭新的观念和全新的做法。我们脑海里闪烁着“建构、互动、多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体验”等诸多新课程理念,为了体现这些理念,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幕场景:课堂中教师为了体现角色转变,该指导讲解的地方也不敢讲;为了体现尊重学生而惧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为了体现合作交流,学生就简单几人一组,给一点时间,学生乱哄哄一阵说;为了体现多元,学生的答案一律都有道理,都对;为了体现问题意识,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提,造成问题泛滥;为了追求课堂热烈的气氛,甚至有的老师提醒学生课堂上就像在自由  相似文献   

12.
热烈的课堂气氛一直为大多数教师所追求 ,它似乎成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标志。因此 ,课堂“冷场”是好多教师不希望发生的 ,一旦发生 ,不少教师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有时甚至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那么 ,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冷场” ?课堂“冷场”是不是该一概否定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一、这样的“冷场”要积极提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室里寂静无声 ,同学们在静静地思索 ,要珍惜这样的时候。”的确 ,当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 ,需要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和足够的时间。虽然 ,此时表面上课堂“冷”了 ,但只要观察一下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在沐浴新课程改革春风的今天,学生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习呢?在最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的孩子们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 当今的孩子,希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尊重,在调查中,有31.2%的学生希望课堂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独立学习,有56.4%的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已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心声。一位孩子在调查问卷上写道:“我们对什么感兴趣,想知道什么,老师就引导我们探讨什么,学习起来觉得很有意思。”但是,按孩子需要来组  相似文献   

14.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基础教育忽略了“基础”基础教育不姓“基”,这是一个悖论。基础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没有基础,不可能有真正的能力。房子不能建在沙滩上;没有学会走,不可能学会跑。如,一些老师动辄就让学生“上网收集信息”,课堂上不管需要不需要都用幻灯展示,却忽略文本的解读。现在一些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知识的传授如果又是填鸭似的填进去的,如何期待学生能厚积薄发?“基础教育不重视基础”,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改革搞错了?是新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都不是。新课程标准中的“…  相似文献   

16.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一切为了应试”的课堂上,漠视生命、扼杀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等美丽的借口。从事着极不道德的教育教学。每念及此,不寒而栗。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省邗江中学即提出并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道德课堂”。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和探索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教育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构建有生命的道德课堂?怎样让生命在“道德课堂”里放飞?在“本期关注”中。我们以较大的篇幅,推出了一组文章,其中有江苏省邗江中学对道德课堂的系统思考及专家的评点;有省内部分理论工作者与邗江中学师生的互动对话;有邗中教师如何在教室、校园、社会等层面打造道德课堂的思考和做法;还有他们对“道德课堂”探索和实践历程的回眸。我们希望通过集中发表省邗中“道德课堂”的研究成果,能够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思考,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杨伟伟 《科学教育》2006,12(2):31-32
1研究目的《教育部2005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就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是硬道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之时,就是教学改革的成功之日。有专家提醒我们说:“当前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高原地带”,说明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一面是改革的形势刻不容缓,一面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还有教学质量的压力等等。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课堂上,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深思和永久探讨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8.
蒋静雅 《师道》2006,(2):25-26
新课程改革“忽如一夜春风来”,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欣慰、激动之余,我不断思考: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我不断问自己:我该拿怎样的课堂奉献给学生?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一次次精神旅行的起点,一次次灵魂飞跃的站台,并藉此让学生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由此,我的语文课堂追求“五感”。夯实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感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着眼点之一。吟咏诵读,感悟语情。在朗读的训练上,我努力追求“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使…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历史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解答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2001年第一学期开始,笔者在本校高二文科班中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学习法的历史课堂改革探索,具体过程是: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针对每一节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课前学生分组讨论,课堂上则由各小组上讲台进行交流,教师点评和启发.这一学习方案效果如何?许多同学有不同看法,说明这一次课改尚未成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总是不可少的.对提问进行深入研究,有益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常见有如下几类: 一、“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类的提问.这类提问,从老师提问这类问题的意图看,有时是为了承上,有时是为了接下,也有时是为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总之,多是为了老师自己的“教”. 二、“是什么”类的提问.这类提问,老师一般只需要学生靠背涌、记忆来回答,一般也不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提出一典型问题,提问学生:“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当学生回答出他想到的一或两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