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享文化是常州市实验小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品”。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是:“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分享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于“思变、创新”,也因此才能够迈出形成开放、大气办学风格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由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主持的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滚动课题.课题集聚了全区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名师资源、优质学校等教育研究力量,着意于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班组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构成不仅包括服务、管理、安全、质量等理念性的东西,也包括各种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在各种管理机制的建设中,全方位的分享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分享机制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制定责任、经验、技术、知识等交流、分享的长期稳定的制度性措施,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强化班组的凝聚力、亲和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从分享机制的文化依据出发,结合江门供电局班组文化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班组文化建设分享机制的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4.
李运福 《中学教育》2020,17(4):27-35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补充,是文化生态取向下教师专业常态化发展的最新路径。本研究聚焦小学教师,通过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群体动力学视域下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尝试性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组织文化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知识分享动机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微弱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中"愿景与使命""协作与参与"对"参与学校变革""推动家校融合""参与产品研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且"协作与参与""认识与实践"对"优化课堂教学""引领教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促进教师知识分享的"保健因素"对"引领教师发展""参与学校变革""参与产品研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激励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学校组织文化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从优化学校组织文化、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两个层面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的优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师知识分享: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是非常匮乏的,推动教师知识分享应该提高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意愿,激发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营造互信的组织气氛,建立共享的学校文化;改造学校组织结构,建设学习共同体;引入能够促进知识分享的机制;为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提供快捷、便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分享知识和信息的场所,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虚拟社区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用户通过公告栏、聊天室等电子载体交换信息、知识分享。以往的研究表明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许多组织为方便员工的交流,共享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建立了内部虚拟社区,但是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通过查阅文献,回顾了虚拟社区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的特征和形式,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存在的弊端,最后进一步探讨和评价影响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意愿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49):169-170
加强责任文化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实践许昌实验中学"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当前普通高中文化建设和责任教育的现实,本课题从责任文化建设的角度,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模块,探讨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了学校责任文化体系,探索了责任教育的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建了教师和学生责任的目标体系,初步建立了强化教师责任意识的机制,尝试学科教学渗透责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本课题通过研究的实施,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模式,为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学校的创建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多样的活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一个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集中呈现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绿色教育理念的主旨则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物质和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保护环境、追求人文的意识,进而使校园物化环境与人化气息渐趋融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教育"提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大家借鉴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断提升的永恒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校文化的独特特征角度提出自己对学校文化的再认识,并以山东聊城二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提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面向未来,培育学习的、合作的、生态的、持续改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校",是每所学校都在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黑河二小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确立了学校特色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习惯养成、校园环境文化等子课题,班子成员分工主持,共同研究并实践,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我刊本期"科研兴校"栏目刊载了该校的八篇相关文章,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对"科研兴校"的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