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卷第29题(部分):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习》2005,(10):41-43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权利法案》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做过这样的解释: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  相似文献   

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是通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实现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有权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或补充法律规定,有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失控权力为缘起。提出了法律和权力两种社会控制力量的合理配置问题。法律有其利弊,权力有其长短.决定了两者都是社会控制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考查社会发展变化。本文提出了权力与社会文明程度、法律和权力的变量关系。并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不能盲目无限的限制权力。另外,本文根据社会调控目标,提出了判断法律和权力配置是否合理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连续、有序、稳定传递是政局稳定的关键。权力在实际传递中,权力失真、变形、扭曲、中断、停止致使权力失效,形成权力裂变。权力裂变是由权力变异、文化冲击、执行偏差等因素造成。权力裂变虽是不良现象,但通过权力调整可以减少、弥补权力裂变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用法律控制权力,使权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抑制其消极的作用,是遏制腐败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有很多重要的法律没有制定出来,法律体系尚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备、高效的监督权力及廉政执法机制,掌权和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还远远不够,守法观念依然欠缺,从而为权力腐败提供了滋生曼延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王恒 《高教研究》2006,22(2):41-45
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两种对立学说建立的前提理论建立在对税收认识基础上的。尽管权力说在主要的大陆法系国家被否认了(至少立法如此),但是,其与债权债务说的争议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作为主要继承大陆法传统的我国,对这个问题的争议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虽然债权债务关系说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从民法的角度来定义税收法律关系性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这种法律土壤,不符合我国传统的关于对国家、个人权利、国家权力的认识。因此,在此提出了在我国现阶段还是把税收法律关系定性为权力关系说要更符合中国实际些。旨在一是求教于各位,二是引起学界同仁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权力与法律的关系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国的民主情况,而且从中国古代的权力与法律的关系角度,能够透视出古代中国的权力配置模式,也能为当今中国规避权力大于法律这种乱象做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教体制改革中如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在这一变革中,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正在发生一种缓慢的然而却是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某些变化已反映在中国近几年制定的法律当中,还有一些变化虽然还不太确定,但也已触及到了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一、高教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学校行政关系向法律关系的转变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一个权力如何分配以及这种权力如何行使的问题。从上…  相似文献   

11.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的治国方略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排除人治。树立法律至上权威,任何权力都不能与法律相抗衡。权力受到法律的支配和制约。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就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权力:一把双刃剑 所谓权力的两重性,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权力具有规范性、指导性。从古到今,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权力。权力运用得好,可以使社会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高效有序。一个人不论多么德才兼备,不在其位,难谋其政,没有权力很难为人民做成大事。另一方面,权力具有扩张性、腐蚀性。权力一旦失去约束,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生难以预料的恶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试题呈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法律制定以后,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支配;……但是,执行机关却必须经常存在,因为法律具有持续的效力,并且需要经常加以执行和注意,行政机关就应当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14.
在《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一书中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谈及了知识、权力、生产力三个重要的话语 ,他认为 :在人文科学里 ,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 ;权力具有压抑作用 ,但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体的 ;权力就是权力 ,法律就是法律 ,权力不应干预法律 ,而法律不应表述权力 ;此外他还认为 ,权力可以移交、转让。这些话语对当前我国现实都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历史中存在过三种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指统治者用法律来统治,法律是统治者手中的统治工具,统治权力的根据是统治者.二是依法治国,指法律统治着国家,统治者根据法律获得其统治权力,并且依照法律进行统治,统治权力来源于法律.但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也有两种,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权力意味的是支配和强制;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权利意味的是自主和自由.于是就有了第三种法治,即以权利为本位而赋予、尊重和维护着权利的法律来统治,由这样的法律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机制中却存在一个盲点——教师职业权力。职业权力就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通过法定程序授予从业者的对职责对象的支配力和影响力。教师职业因其代表国家行使教育权,直接承担着受教育权的维护职责,也具备行使职业权力的资质,因此教师这一职业具备产生权力的条件,也可以从法律的条文中推断出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拥有职业权力。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权力“两分”的思维模式下,无法建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模式。必须突破这一思维模式,融合两种来源不同、相互冲突的权力,使之统一于法权威和法的精神之下。因此,必须正确定位两种权力及其作用领域;必须形成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法律关系;必须建立法权威基础上的科学决策体制;必须建立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8.
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树立法律权威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决定性前提,树立法律权威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法治权,制约权力,二是以法济民,实现守法的自觉化。  相似文献   

19.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御赐”《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表面上看来,英日两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但在实质上有极大的不同。第一,君主的地位不同。在《权利法案》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相似文献   

20.
唯有合法的权力才具有人民利益的代表性.法律正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合法权力的一种形式.所有一切的政府权力监督及监督形式,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才会发挥好各自的监督力量.拟在界定政府与政府权力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在法律的保障下的一切政府权力监督力量及其他形式的合力监督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