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章不是无情物。写章,不管是叙述事件,描绘物象,还是阐发事理,都必然渗透着作的思想感情。“感人心,莫先乎情”,章如果感情浓郁,抒发畅达,就可以激发读的情思,有效地增强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那么写作中怎样抒情呢?这里介绍几种主要抒情方式,供同学们写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言精练的特点决定了要多读,读得准,读得有韵味,进而熟读成诵。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未免太单调乏味,如果每次朗读都带着不同的目的,会使朗读的水平不断地提高:第一次朗读为正音,把章的字音读准确;第二次朗读,整合古的现代意思,读懂,读明白;第三次朗读,依据语言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来:第四次朗读,依据对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读出感情色彩;第五次朗读,要整合,字正腔圆、感情饱满、韵味十足;最后把课背诵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章的眼睛,是章内容和读情感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是提供给读窥视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  相似文献   

5.
我看鲁迅     
读小学时,妈妈总是读鲁迅先生的章给我听,我总是不耐烦地对妈妈说:“妈妈,拜托您别读了,您老是读鲁迅的章,我都听厌了。我知道他是伟人,是作家,可我并不喜欢他的章呀!”没想到升人初中后,我竞对鲁迅先生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认识,对他的章更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温家宝总理评价"她是一个有风骨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有爱心、有感情的人"。因她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她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她的作品更是深受读者的喜爱。有人说读《水浒传》应当摇着蒲扇,读《红楼梦》应当焚着清香,我说读冰心的作品,应当在月光如水的静夜,坐在海边的礁石上,  相似文献   

7.
孙卫芳 《教师》2010,(34):74-74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动情之后是什么?动情之外还要什么?值得我们深忧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昨天中午MlKE午休了,所以晚上精神很好。我们读了《易经》乾卦第一、《黄帝内经》第一节、《成语接龙》001-100,前面的两个内容都是指读,后面的成语是他带读的。后来的《孝经》第一到六章是在广场上玩着读完的。有趣的是,当读到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的时候,他正好攀到爬梯的最上端,于是体悟了“高而不危”,他自己笑了,感觉很有意思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品味语言:语言不但能够现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满足人们认识和交流的需要,还能虚拟地构造一个艺术世界,满足人们情感体验的需要,品味语言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美的享受,体验感情:体验作品中作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掌握章的结构脉络,理解章的主题思想,感知形象:阅读学作品,感知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作的企图和目的,掌握章的主题。理解主题;主题是作品的灵魂,理解作品的主题就是阅读教学承担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比喻(figures of speech)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当人们在说明一些现象,解释一些问题或辩论是非的过程中常常要打比喻;在诗歌、散、小说等体中经常使用比喻;在EPT,TOEFL等一些重要的英语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带有比喻的试题。人们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往往着墨不多,便可把某些抽象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它还能使章中的语言丰富多采,明朗和强化主题,增强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达到直意难以达到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男孩和狗     
【导读】古往今来,狗总是被誉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狗也因其忠诚、忘我而被各时代的人们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和史字赞扬着。本期编精选了一组关于“狗”的章,以真实而平淡的故事。记录人与狗之间独特的感情,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狗”的存在。洞悉“世态人情”。[编按]  相似文献   

12.
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与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教学此文,应根据本单元导读提示和本课感情浓烈、抒情性强的特点,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设起学生和女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多读,读有所获“多读多背”是传统的教学经验之一。人们熟知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都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大纲强调了朗读和默读训练的重要性,“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调动学生多读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引读、同桌对读、评读、感情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14.
朗读的意义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义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课。  相似文献   

15.
曲折,是章的一种写法。有的不直接描写对象,不直露地表达感情,而是从其他的事物写起,由彼到此,借助它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有的在写作中避免平直、板滞,力求情节跌宕起伏,让读在期待的喜悦、惊奇的沉思中寻味、领会。金圣叹说:“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千曲万曲,百  相似文献   

16.
张吉珍 《安阳大学学报》2002,(2):119-120,124
信息的激增以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之必须。阅读能对文章的内容、思路、情感、语言、韵律等方面有多方位、立体化的感受。所以从悟、情、新、形几方面,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读”,能将书面上不完全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并能使它增加活力,跳跃着生命。  相似文献   

17.
《开国大典》一文很难读,老师叫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席晓璐来读,读完后让我们提提意见。程大江给席晓璐提了意见,但他也不能用自己的感情读出来。于是,老师微笑着问:“哪位同学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过了半晌也没人敢举手,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用心试着读了一下,感觉挺不错,但就是没勇气举手。我内心矛盾极了,怕读不好,怕难堪,怕失面子。我想象着同学们嘲笑我的情景,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脸都发热。我以推眼镜为掩饰,把手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反反复复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似乎发现了我,故意说:“同学们,今天怎…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艺术.章应以生动的艺术描写来吸引读.感染读,让渎获以审美愉悦与审美熏陶。如何把章写得生动?  相似文献   

19.
范读:激发情趣。范读是引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最好办法。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最后一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时人们的感情,我是这样读的:“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远”字读得很轻,“了”字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读“灵车消失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一句时,“站着”二字重迭,朗读时语调缓慢,充满依恋之情,音调由小逐渐增大。这样,一篇文章读完,把学生带入一种肃穆、沉重、悲痛的气氛之中,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领读:体会情感。有一些课文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但由于课文的…  相似文献   

20.
爱的色彩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享受着不同色彩的爱。如果说,感情是一首诗,那么爱就是最精彩的一节;如果说,感情是一幅画,那么爱就是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感情是一本书,那么爱便是最耐人寻味的一章。在春意盎然的春天,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到妈妈的耳边,"妈妈,你说爱是什么东西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妈妈想了想,用慈爱的口吻说:"爱是绿色的,就像阳光给常青树的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