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西郊石景山区出土的东汉幽州书佐秦君墓表与石阙是一件重要的古代文物。石阙上刻有长篇铭文,记述秦仙父母双亡,他内心悲痛,建墓立祀,以为纪念。铭文反映了汉代流行的儒家孝德观念。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从桓帝开始,朝政渐渐混乱,等到桓帝驾崩后,灵帝即位,天下大乱.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举起黄旗,谋划起义.张角弟子唐周叛变,事情败露后,于夜间仓促举兵,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汉灵帝降诏讨伐,张角率军侵犯幽州.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引出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故事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3.
开元时期是西域形势趋于复杂的关键时期.只有理清了此时期唐、吐蕃、大食与突骑施在西域斗争的脉络和纲要,才能更好地把握各方势力对西域争夺的实质.通过中外史料及研究成果的结合,对唐朝与突骑施、大食与突骑施、唐与吐蕃在此时期对西域的争夺进行了考察,认为突骑施对大食东侵的抵御的内部原因在于其试图接替原来西突厥对西域的宗主地位的意愿;吐蕃最终能主导西域局势不仅在于自身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唐朝的衰落,更在于其能围绕进入西域这一中心而灵活改变作战方略,从多方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唐前期幽州军事防御地位的演变体现了幽州军事力量对唐王朝安全的影响与中央政权对幽州的管控。唐初由于幽州对河北局面的影响以及对突厥、东北蕃族的防御作用,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随着王朝的巩固,幽州军事地位下降,经历武后时期的东北蕃族叛乱,幽州军事防御再度得到唐王朝的重视与积极经营,成为防御东北的雄藩大镇。  相似文献   

5.
唐玄宗时期对契丹、奚两蕃采取怀柔政策,以争取蕃兵势力增强幽州节度在东北的防御实力,导致幽州节度下的蕃族势力扩大。同时因朝廷边镇互相制约需要,使幽州节度势力扩展获得了机会。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幽州节度势力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于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  相似文献   

7.
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居民及其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喇汗王朝是我国维吾尔族先民在新疆南部和中亚一带建立的政权。其境内操突厥语言的居民主要有: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语言——哈喀尼亚语是在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部落中逐渐形成的。哈喀尼亚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树槐 《甘肃教育》2008,(11):58-58
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把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以下简称《与》)列入“家国之思”的范畴,自然是由于文中有关于江南三月优美风景的描写,但就其实质,《与》是篇劝降的书信。在教学时,我拿东汉朱浮的一封劝降书信《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以下简称《为》)作为比照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桃园三结义     
喻子龙 《辅导员》2014,(13):91-91
时间:东汉末年 地点:桃园内 人物:刘备、张飞、关羽、路人甲、路人乙 [黄巾起义十分猖獗,幽州太守刘焉为了防黄巾进犯,就贴出布告招募义兵。]路人甲:(失落)可惜我身体不争气,体弱多病,唉,投军就是个炮灰。路人乙:(拱拱手)投军干什么,过自己的生活才好呢!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冒死和别人拼命。  相似文献   

10.
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州作为隋代东北重要边镇,不仅是防御突厥的军事重镇,而且是守御高丽的重要据点和兼控河北的战略要地,因此隋王朝对幽州的军事防御不断巩固加强,最终在隋炀帝大力建设下,在东北构筑了以幽州为重心,联系北边,兼控河北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有着补天救世情怀的思想家崔突,是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中的健将。他揭示了皇权衰微、诏书桂壁的现实,提出了遭时定制、中兴改革的主张,讲究考绩用人、择贤久任,呼吁任贤使能、贤人治国,建议增益俸禄、以求廉洁等,其政治思想在东汉末年及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着补天救世情怀的思想家崔突,是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中的健将。他揭示了皇权衰微、诏书桂壁的现实,提出了遭时定制、中兴改革的主张,讲究考绩用人、择贤久任,呼吁任贤使能、贤人治国,建议增益俸禄、以求廉洁等,其政治思想在东汉末年及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解决唐代西域史上的一个悬案而作。后西突厥两厢汗国衰亡后,突骑施汗国成为阻止大食东进的屏障,曾与唐朝长期结盟,双方盟与关系的破裂原因一直是个谜。本文认为,双方争战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贸易纠纷,而在于突骑施苏禄汗国兴起后,迅速包举了西域大量的游牧部族,与唐朝离强合弱、分而制之的意图相悸,其军力之盛,大有成为一个继东西突厥及薛延陀汗国而起的新的北方雄主的气势,已成强藩震主之势,使得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突骑施与吐蕃的交通,给了唐廷新的北方孤形包围圈正在形成的巨大震憾,加重了二者攻战的危机。苏禄对唐的几次武力讹诈,加深了双方的猜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开元二十二年的绢马贸易纠纷保不过提供了战争的口实。  相似文献   

14.
汉代文书传递机构主要有邮、驿、置等,邮在秦至汉初为传递紧急事务文书,西汉中后期为驿所取代,西汉末年至东汉则为“置”的附属机构,主要传递普通文书。“骑置”为驿服务并不承担传递文书的任务,驿取代邮传递紧急事务文书。  相似文献   

15.
《曲江集》中张九龄代唐玄宗所拟的敕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唐与突骑施苏禄之间战争的史实和唐王朝针对突骑施苏禄犯边而展开远交近攻的谋略,可补两《唐书》和《资治通鑑》记载之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从唐代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曲江集》敕书继承上古散文“尚用”和“辞达”的传统,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引领盛唐开元中后期朝廷下行公文的文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曲江集》敕书值得治唐代文史者重视。  相似文献   

16.
幽州镇是河朔三镇之一,是唐后期典型的割据型藩镇,在地理上自成一独立单元。从高僧游历和房山石经题记巡礼碑等反映的宗教活动来看,幽州镇境内的高僧进出是很经常、频繁的。涿州范阳县石经山造经活动很兴盛,在以石经山为中心的地区存在着定期性的人口流动,他们虽然以幽州镇和河朔居多,但也有相当数量来自全国其他地区。因此,幽州镇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仍很紧密,并未因为政治原因而中断。这就启示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藩镇特别是割据型藩镇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杨建军 《考试周刊》2012,(55):34-35
幽州为古十二州之一,其名称源于尧舜时期或周朝,二者均有据可考。自幽州开始出现一直到近代,其领域虽相对固定在中国的东北部,但具体辖境却以东北为中心屡有变动。秦时东北与两汉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大约辖有十郡一国,但辖郡有别属或来属,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开放、多元是唐代安史乱前文化风格的主流色彩 ,对异族、异域文化的认同和吸收是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以长安城为首延及其他城市和地区无不染上了胡化的色彩。幽州 (蓟城 )由于其位于中原、蒙古草原、东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等几大地理单元的交接地带以及处于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衔接过渡的特殊地理区位 ,幽州又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经受少数民族文化冲突、融合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 ,使得其社会风尚的变迁更为明显 ,也更具时代性 ,这种变迁正是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与幽州原有文化结合的一种新的组合再塑。一、幽州的地理环境与唐代之前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桃园三结义     
正时间:东汉末年地点:桃园内人物:刘备、张飞、关羽、路人甲、路人乙【黄巾起义十分猖獗,幽州太守刘焉为了防黄巾进犯,就贴出布告招募义兵。】路人甲:(失落)可惜我身体不争气,体弱多病,唉,投军就是个炮灰。路人乙:(拱拱手)投军干什么,过自己的生活才好呢!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冒死和别人拼命。刘备:(叹气)我父早丧,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如今招军,我真想去,可是我又不怎么会武功,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历任辽东太守所留事迹不多.其中,东汉初的祭肜是最早一位有实际政绩的辽东郡长官.祭肜,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祭遵的族弟,为光武帝所器重,得参议政事,外任居要县,政绩出色.然仕途的上升期却被派任到很不起眼的边郡,当有深意.东汉初,北部边疆压力很大.幽州境右北平、辽西一带,乌桓、鲜卑盘据,联结匈奴经常对渔阳、上谷及以西地区形成巨大冲击.针对这样的格局,依托辽东,与正北防御线相呼应,成为解决北部边疆压力的应对策略.祭肜以能吏的身份被派到辽东,并不只为保一地平安,史实证明,其更重要的使命是向西解决赤山乌桓等边患,经多年的努力,终不辱使命,对东汉时期东北诸边疆民族统治格局的确立有相当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