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高县位于海南岛两北部沿海,是与高山岭、文澜江相伴的海滨小县城。虽然临高县面积仅1317平方公里,人口仅四十万,但这个小县城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临高县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人偶戏、临剧、琼剧山歌、渔歌“哩哩美”等,尤其是人偶戏更被称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临高人偶戏从古至今。自成一派,是我国木偶艺术园地里稀有而珍贵的剧种。  相似文献   

2.
罗国州 《海南档案》2005,(4):48-48,8
临高县座落于海南岛西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米、糖、油、鱼、盐。临高县建县于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古称毗善县,县治设在古东塘都那在村(今东英镇东英墟北边1至2公里处那才村内,已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县名改为富罗县,设富罗乡。第二年析开富罗县成立临机(鸡)县,县治设在古那虞都临鸡村(今博厚镇洋大村东边临鸡坡,已废)。唐玄宗开元年(713年),临机县改名为临高县,设富罗乡和永宁乡。宋绍兴二年(1132年),县治移到莫村(今临城镇)。从宋代起,临高县的疆域逐步扩大,人口逐渐增多。为了方便管理,增设新化乡,并划分都。现据史料记载和考据了解,将明朝至清末数百年间,古代临高的乡都大概地理位置和墟市设置情况整理如下,希望有助于后人参考凭记。  相似文献   

3.
所谓“土客之争”,是指因故从外地迁移而到某地方居住的外来移民,与当地土住民之间因为人口、土地等利益扩张不均而产生的纠纷与争斗。在海南临高。“客”也特指清朝问从广东、广西等地因“战乱”、“逐客”等社会动荡因素,南迁渡琼而来的高明、肇庆、台山、梅州等地方的移民.由于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祖先地缘及语言,相对当地原住民户籍来说又是“客”籍,所以也叫做“客家人”,其所用方言叫做“客家话”。在临高的历史上.曾分别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土客之争”.现把其经过编辑整理简记如下。  相似文献   

4.
崔晶炜  李经 《新闻界》2002,(1):36-38
一、总论反恐怖主义战争已经使美国电视网的新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对“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前后的晚间和早间新闻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在“9.11”事件之前,早间新闻充斥着有关名人的报道和生活类新闻,这些内容甚至也成了晚间新闻的“重头戏”。一项名为“优质新闻”的研究项目显示,在“9.11”之后,这些新闻都让位于近十年来很难看到的传统的严肃新闻。现在,80%的晚间新闻内容都是有关政府、国内或国际的事件,而这一数字比数月之前提高了67%。而一度曾占据夜间新闻1/4时间的名人新闻和生活新闻,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官权富”的新闻总在网络上频繁掀起舆论大波。当这类事件发生时,大众媒介趋向于将事件简单标签化,进入二元对立的“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夺取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却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表现出盲目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民粹主义倾向。文章从媒介框架理论和“官权富”事件的媒介再现出发.结合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的“南加大枪击案”的舆情传播过程,对其中缺失的新闻真实性和理性的公民媒介素养进行分析,呼吁“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的理性回归,建设一个客观理性的媒介文化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的村民们以陈苏厚为荣,园为他是“全海南级别最高的农民”。[编按]  相似文献   

7.
作为频道驻地记者站,往往容易把视线囿于本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而对于一些没有发生在当地,但是与当地息息相关,并且十分重要的新闻事件反而容易忽视。浙江之声温州记者站不仅仅将目光投在温州本地,更将触角延伸至国外。近期,记者站全程策划报道了法国巴黎华人“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事件。  相似文献   

8.
今天,自媒体的发展已促使公共话语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开放的平台为个人表达诉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阔空间。从1月份的“姚贝娜事件”,一直到最近热议的“柴静事件”、“刘翔退役”、“毕门宴风波”等“零门槛”的传播方式,种种事件的原貌反被遗忘,自媒体舆论场里满目皆是尖锐且情绪化的“中国式猜测”与“阴谋论”,甚至有近乎撕裂性的争吵和极端性的人身攻击。  相似文献   

9.
骆正林 《新闻传播》2006,(2):52-54,56
新闻是由事件构成的,电视新闻当然要给观众报道“事件”。世界每天都有大量新闻发生,但是电视在选择“事件”时,却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而苦恼。在社会空间内,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频道密度却在不断上升。这样的背景下,电视人被逼着从“文化人”向“儒商”转变,他们必须精通“事件营销”的技巧,才能让自己的新闻做得有人看。  相似文献   

10.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一一一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是发生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一段插曲。当时驻扎在福建“剿共”的十九路军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率领下,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签定了“联合抗日反蒋协定”。由于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使这一“协定”不能实施,联合反蒋反日统一战线中途夭折,其结果导致了福州政府士崩瓦解,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全面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这一插曲终成为一首红色悲歌。  相似文献   

12.
务力 《新闻三昧》2005,(8):42-42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研究新闻中,我发现新闻也是以“稀”为贵,比如煤矿瓦斯爆炸以及透水事故等,这类事件刚刚发生时,听起来挺惊人的,确实是大新闻。如前两年广西南丹发生煤矿透水事件以及山西富源煤矿的灾难性事件都足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2004年一年煤矿事件频频发生,年底报出的死难数字,竟然已达6000多人;2005年以来事故仍然不断,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危机曾经与中国媒体是无缘的。1959年到1960年,因种种原因,河南信阳地区发生饥荒,当地主要领导在大量饿死人后还残酷无情的“反瞒产”、“堵外逃”、“截信件”,不但不放粮赈灾,反倒继续从饥荒农民手中强征粮食,还不允许人们逃荒自救,不允许通信求援。从而从信息通道上彻底封锁信阳地区,企图杜绝外界知晓信阳发生惨绝人寰的百万人口饿死事件。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公共危机面前,一切有效信息都被严重屏蔽,媒体不可避免地失声。“信阳事件”是公共危机媒体绝缘化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一旦发生公共危机,就采取各种手段屏蔽信息和屏蔽媒体的行为到今天仍然散见于各地,只是没有四十多年前的“信阳事件”那么极端而已。  相似文献   

14.
王永亮 《新闻传播》2004,(10):25-25
除了2003年8、9月之间发生在江西省定南县的“收报事件”,早在1988年5月甘肃省武威县、2000年8月山东省临沭县也有过“收报事件”;2001年6月,《农民日报》因为曝光西南某县违纪购车事件,惹得县委书记发出紧急通知,将当天《农民日报》“全部收回并烧毁”。  相似文献   

15.
魏超 《军事记者》2005,(10):26-27
“亲历式”报道,在国外较多地被称为“个人经历报道”。这种体裁,或是记直接参与某一事件,或是记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且把自身直接参与其事的亲身经历写进报道中去,用以吸引读,说服读和感染读。它要求记在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亲临事件发生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感受来构思主题,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这种报道形式本来是最受读欢迎的形式之一,然而,一些媒体由于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直播是把“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帮助,直接送到观众面前,也就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让观众直接目击新闻事件现场,感受现场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张卓倩 《新闻传播》2007,(11):59-61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民数量的激增,一种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逐渐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事件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近几年来,国内外每逢发生一些焦点事件,如曾发生的“虐猫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网络传播主体都会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自己的言论,  相似文献   

18.
杜邦“特氟龙”事件、家乐福“进场费”风波、麦当劳“消毒水”事件、长虹“海外受骗”风波.直至刚刚发生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面对如此棘手的事件.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公关魅力。企业新闻发言人是指当企业有新品问世、重大项目引进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媒体面前.全权代表企业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公关高手。  相似文献   

19.
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轰动一时的“高露洁事件”刚落下帷幕,发生在泗县大庄镇的“疫苗事件”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眼球。也许,在SARS流行为社会大众切实感受之后.新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份量有了全新的认识。公共卫生事件事关公众生命健康,社会大众对相关的新闻报道就有一种本能的知情欲望,对于媒体来说,这不啻是吸引受众的绝佳时机。但是,新闻媒体在“高露洁事件”中的表现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空穴来风的新闻报道所具有的风险性并不比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来得小。  相似文献   

20.
郭伟  张震 《军事记者》2003,(2):16-16
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与社会经济、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媒介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我国报纸特别是党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2002年,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一件大事是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回顾11月到12月新闻宣传对受众的影响,可以用“凭临高处观海,于无声处听雷”两句话来形容。凭临高处观海。十六大的宣传给受众的直观印象是绵绵不绝、气势磅礴。首先是报道主线跨度大、造势强。在十六大召开前,“三个代表”是各大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