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阅读教学的要求和建议中,多次提出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就此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一、为什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对于中高年级来说,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表达“经验意思”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技能。  相似文献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时存在着不知所云,东拉西扯、啰啰唆唆,长篇大论、语言简单,莫名其妙等问题。为什么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时有这么多的问题?教师又该怎样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相似文献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但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存在因教师缺少有效引导而造成学生概括照搬照抄、以点概面、取向有偏等弊端,原因在于操作确实不易、认识出现偏差、方法缺失指导。对此,经过实践,笔者运用引导学生扩充题眼、串联词语、归并段意等策略,帮其找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要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在第二学段的落实,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教委所编的高考《语文科说明》要求考生要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这几年,我参加高年级语文试卷的评卷,发现相当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么过于简单以偏盖全;要么词不达意,偏离了主题。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正>“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这是教材首次明确提出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在对教材中选编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对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要求也随之变化,编排特点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站在课程体系的视角对学生的训练进行统筹安排,着重把握训练之间的纵横联系、综合运用等,从而把训练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一、关注学生基础,循序渐进落实  相似文献   

7.
文章的力量在于培养我们美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境界,给予我们以希望,以理想。此外,还能把我们所不知道的、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指示给我们,使我们获得宝贵的知识。但是,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读懂文章,抓住它的主要内容,否则,将会一无所得。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记叙文来  相似文献   

8.
读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篇文章写于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写的是什么,这是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阅读课文时,要顺着作者思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这样能够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在联系,全面而具体地理解课文.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它具体描写了家乡春天美丽的杨梅树,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通过归纳段意,课文主要说明故乡的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五:  相似文献   

9.
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又快又准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题目扩展补充,提炼关键词语,找出中心句子,抓住人物关系,观察文中插图,创编儿童歌谣等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笔者听一位教师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在布置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后,教师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然后就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结果学生中举手者寥寥无几,课堂陷入尴尬。教师只好请举手的学生进行概括。学生说得要么不完整,要么太啰唆。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语文毕业复习研讨会上,一位老师上了一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人教版教材),与会者反响强烈、议论纷纷。笔者在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疑惑:“文章主要内容”为什么用“把握”而不是平常我们所用的“理解”、“概括”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语文课本中只介绍了一种,  相似文献   

12.
读课文,先要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一、摘要法。即将文章中某些能体现主要内容的章节摘录出来。如第八册《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  相似文献   

13.
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高度抽象,用单个词或者短语(词组)表述。一种是具体压缩,用主谓句或者复句、句群表述。比如第七册《劳动最有滋味》的主要内容,抽象表述即为:文章写了劳动的滋味、目的、乐趣、体会。具体表述为:文章写了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滋味);“我”小时候,为了挣点钱过年,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目的);到年关还忙着筹备自家的过年物品(乐趣);“我”体会到劳动换来的东西硬正,劳动使人骨头硬,自信心强(体会)。这两种表述方式体现着对内容的两种理解——抽象理解和具体理解。这两种理解是两种…  相似文献   

14.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 师:同学们刚才都认真地读了课文,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吗?  相似文献   

15.
<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深度阅读文本的基础。只有正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情的阅读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训练涉及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多项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第二学段中就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要求。统编教材把它作为语文要素训练点分布在各个年段,仅中段就安排了九个单元进行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学习,真实思考,真实成长。怎样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用问题归结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看文章讲了一几个要点;其次要根据这些要点。按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要对问题的答案加以整理,用简练而不空洞,具体而不繁琐的语言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例文:抢交头卷期末语文考试就要开始了。我坐在座位上回想着期中语文考试的情景。那一次我既交了头卷,又得了98分的好成绩,老师赞扬,同学们羡慕,那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作为教师,与其让学生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不如教会他自主学习,让他终身受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绝不次于衣食、宫室。自古以来,写作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治国安邦的教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道德规范的引领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实践创造中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吸收智慧营养的宝藏,这都和写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文章的特点归纳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用段意归并法外,还可以用找出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加以归纳的方法。有的文章,它的标题就是主要内容的浓缩,我们就可以用标题扩展法。有些文章的内容比较浅显,就可以直接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