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对"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预测》2004,23(6):59-61
建立“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是规制“内幕交易”的有效防范措施之一。本文以Kyle两阶段批量交易模型和Steven,John,Carolyn事后信息披露模型为基准,分析采用“内部人”交易事后和事前信息披露制度对其交易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内部人”交易事后和事前披露制度将会提高证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并且事前披露比事后披露更有助于降低“内部人”交易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资源视角的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创业机会的发现。本文首先提出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影响的有三方面因素:必要的信息资源、创业者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创业者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倾向性,并以认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者机会识别过程,建立了基于信息资源视角的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刘清海  史本山 《软科学》2012,26(5):136-140
分析了事前研发外包契约的选择对事后效率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基于研发外包背景的事后敲竹杠模型;从事后交易效率的视角分析了事前研发外包契约的选择,将事前契约作为事后交易的参考点。结果发现:只有研究单位得到应有的权利时才会提供全部的创新知识;事前签订固定许可费用契约易产生敲竹杠成本,而签订灵活价格契约会导致双方争论而产生折扣成本,但事后效率优于签订固定许可费用契约;如果公司作为研发出资方,拥有创新产权并分享大部分的创新收益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滞与创业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的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创业融资过程中 ,涉及到资金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方等主体 ,其中 ,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博弈行为贯穿融资行为的始末 ,也最为重要 ,融资状况最终体现为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博弈结果。但资金供应方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客观上滞后于资金需求方。本文对创业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 ,以揭示创业融资过程中供求双方的行为特征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个体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探索新媒体环境对个体投资用户的决策影响。[方法/过程]基于开放式股票投资在线社交网络(OSN)的视角,分析、确定个体投资用户的主要信息获取行为,以及影响个体投资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数据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个体投资者决策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同个体投资者对信息获取行为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个人分析能力不同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存在差异;个性化推荐是对个体投资者决策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信息获取行为。  相似文献   

6.
行业转型和大数据驱动的创业环境使得信息这一机会要素在创业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信息因素对创业行动的影响,却较少关注特定情境下创业行动对信息的作用。基于苹果应用商店这一重要平台来收集创业者的行为数据,试图研究互联网情境下两类创业行动(快速行动和多重改进)、信息获取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行动和多重改进均促进了信息获取,并且信息获取在两类行动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非契约治理中的核心要素并结合关系动态理论,将网络成员间关系能力界定为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及关系终止能力,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其对网络行为四种类型的影响,同时,引入网络惯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及关系终止能力对网络中信息获取、机会利用、强连接资源调动及弱连接资源调动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资源是机会识别过程的基础,其中信息资源的作用尤为显著,因此研究创业者信息资源的形成及其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集中讨论创业者的人力与社会网络资源如何形成创业者的信息资源及该资源在机会发现和评价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军敏  曹志广 《科研管理》2009,30(5):111-116
摘要:企业的投资机会可以看作是一项实物期权,恰当执行这个期权能增加企业的价值。而这个期权执行政策受到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定量分析企业在负债融资的情况下,将有投资过度倾向,从而影响企业增长期权的执行策略,降低此期权的价值。通过对Mauer-Sarkar模型的改进和模拟,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的设计可以缓解企业投资过度行为,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增长期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提高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创业者评估与利用创业机会.社会资本决定了创业者更倾向于透过熟人网络进行创业融资.而且熟人网络可以有效缩短融资时间.与关系和网络资源缺乏的创业者相比,具有广泛社会关系网络的创业者,能够占有和利用更多的创业资源,而且他们在行业与战略选择上都存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何快速协调机会情境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商业模式既定框架以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究机会窗口驱动下主导逻辑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主导逻辑作为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的认知桥梁,因其呈现较强能动性使得组织可以快速捕捉外部机会情境信息进行内部战略响应与更新,是组织将信息内化的重要媒介;(2)动态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主导逻辑指导下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交互产生瞬时行动驱动差异性战略结果生成的过程,其作为沟通管理者认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组件,推动了管理层认知向组织战略执行层行为的跨越;(3)管理者与外界机会情境互动产生的主导逻辑指导企业改变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的协奏模式促使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依次形成“市场适应型-技术引领型-共享开放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熊爱华  侯德恩 《科研管理》2022,43(12):89-97
为探索多重条件并发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机会资源一体观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通过对193个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形成依赖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要素的组合;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不同要素的组合形成两类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类型1强调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类型2强调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机会开发适配的资源联动方式存在差异,其中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共享和资源编排匹配良好,而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编排、资源拓展匹配良好。研究结论揭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条等效路径,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庞杰 《科研管理》2021,42(6):17-24
Black-Litterman(B-L)模型可将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结合起来,量化设置投资者的行为决策。研究以行业资产配置为研究对象,通过B-L模型和投资者情绪指数,建立最优规划模型,动态模拟资产的最优配置策略。本文使用GARCH模型族刻画不同行业资产的收益波动状况,由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投资者的信心水平,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行业资产配置策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L模型的资产配置业绩要优于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同时,随着投资者信心水平的上升,累计收益率不断上升。随着投资者信心水平的下降,累计收益率基本不变甚至略有上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结合投资者情绪指数来优化行业资产配置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机会测评与资源配置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腾  周寄中 《科研管理》2002,23(1):92-97
风险投资家面对一项投资机会应该如何应对其资源配置战略?本文经过研究,提出一种资源配置战略:通过对风险投资机会测评,找出机会成长所应缺乏的资源差距,从而制定风险投资机会配置战略。  相似文献   

15.
   企业如何走出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的困境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深入探究的问题。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收购前技术甄选、资源重叠以及收购后战略模式选择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界内技术甄选对整合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自治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跨界技术甄选对自治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整合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技术重叠正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负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关系重叠负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正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整体价值创造层面揭示了技术收购后收购方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模式选择的内在机制,为我国企业有效解决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战略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长三角地区136家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创业和组织绩效等变量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公司创业战略的设计和执行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公司创业对组织绩效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个结论表明,企业应当实施适当的SHRM实践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氛围、激励雇员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实施积极"主动"的市场、研发等战略,促进公司内部创业战略的设计和执行,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to adv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through the concept of jurisdictional advantage; demonstrating how places might strategically position themselves to gain economic advantage; then considering how this place-specific advantage might be constructed. We choose the term jurisdiction to define the set of actors that have a common interest in a spatially bound community. Jurisdictions are entities with a legitimate political ability to influence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within their boundaries. Borrowing from the literature on corporate strategy, the uniqueness of local capabilities becomes a source of advantage for jurisdictions. We consider how to measure and construct jurisdictional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8.
彭新敏  史慧敏  朱顺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20-2227
双元是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但不同机会窗口下后发企业如何实现双元我们仍知之甚少。通过海伦1986~2019年的纵向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当机会单一且比较确定时,企业通常采用利用战略;当机会单一但不确定性较大时,企业通常采用探索战略;当企业面临多重且不确定性较大的机会窗口以及具备了较高吸收能力时,共时双元变得尤为重要。长期来看,从初始追赶向超越追赶递进过程中,后发企业的双元战略由次序型模式向共时型模式演化。本文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后发追赶理论,又补充了双元模式前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创业是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开发过程.将创业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利用阶段划分为资源向能力转化、能力匹配和能力配置结构实施三个子过程,力求构建创业导向对资源利用的关系模型,为新创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对研发投资周期性特征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2006—2009年深圳中小板的216家企业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所采取的研发投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仅有22%的企业采取了减少研发投资(顺周期)的策略,这支持了机会成本效应理论(;2)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3)参与研发合作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4)研发强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5)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顺周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