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字,除了在早期的连环画和戏曲字幕中有过点题、释图(戏)的作用外,通常它秉承的大多是独立阅读,独立授意的单独的字会意传统。这种传统盛行了数千年,并且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储存、默认,形成了众所周知的阅读习惯。作为第三媒体,电视从一出现,就使中国的古老字有了新的使用空间,电视也因语言字因素的进入,引发了许多美学上的话题(尽管在此之前,电影早就开始了对字的运用,但它的使用手段和使用频率,远远不及电视来得广泛多样),并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字的新的使用意义(本所说的字,主要是指解说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谈电视同期声的剪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是电视听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电视节目传达信息、表述事实、提炼观点的主要元素。在现代电视片中,同期声运用相当广泛,甚至在一些节目里它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字解说。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也就是创建电视本的过程,是电视节目制作用电视媒介特有的手段构建一个传达意义的客体,它是由人、声、词、画、音、字等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组合成的客体,以录象带或光盘的物质形态承载。电视本是创作与观众交流的终结,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乐嵩  梁峰 《新闻前哨》2006,(10):51-53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有的学认为,电视专题的字必须依附画面而产生,因为电视以“视”为中心,字只是补充“画意”未尽之处;有的学认为,电视是视听艺术,“视”与“听”应参半而为之,因为看(视)是审美活动,而听亦是审美活动,因此,要求电视专题的画面与字形成天衣无缝的整体。实践证明,电视专题是一门综合艺术,无须强调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要强调声画对主题的共同烘托性,即它们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各自完成自己“联合的职责”。只有树立这样的创作意识,才能把“声”、“画”摆到适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电视写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视写作,是指用摄像机、编辑机等电子设备,运用视听语言作为书写工具而进行的电视大写作,也即借用“写作”二字来概括整个的电视创作。狭义上的电视写作,指专为电视创作而进行的一系列文案工作。它贯穿在电视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电视选题报告、节目策划书、拍摄计划、采访提纲、节目框架设计、导演阐述、拍摄脚本、串联词、解说词、编辑提纲、字幕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7.
李康 《传媒观察》2006,(3):46-47
广播综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综合艺术的“广播版”。它将学、音乐、戏曲、曲艺、电影电视等艺术通过广播载体的再加工传播开去。字和声音是两大要素。它是在听觉化思维影响下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字(学想象力)+声音(播音、音乐、音响等想象力)”的完美结合,浸润了听觉化的最大想象空间,是想象力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同为媒体从业,字和摄影记因为手持不同的“武器”而有所差别。字记,以手中的笔记录事实;摄影记,用手中的相机再现故事。但如今,随着影像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与表现方式上的配合、组合、融合已成常态。新闻图片走上版面也直接催生了报业“读图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摄影镜头是字记的另一双眼睛,在这一视野中,它记录着新闻瞬间的精彩,也为受众开辟了另一片本解读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电视批评著称的李幸先生在《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一书的封底有一段话:“如果电视没有批评,不是因为它太霸道没人敢吭声,便是因为它太傻了没人搭理它。”笔者认为,电视如果缺乏正确的批评和批评方法,不是电视创作者“弱智”,就是电视批评者缺少自知之明。为促进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良性互动,重构其批评逻辑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电视批评内在逻辑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的文化内质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电视批评是一种文化选择,这是一个现实的电视实践问题。它具体表现在电视媒体宏观政策法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纪录片界有一本经典学术著作——北京广播学院任远教授主笔并主编的《电视纪录片新论》。尽管距它的出版已有五个年头,但今天在电视领域中,它仍是一本畅销书籍。 这本书立足于“纪实”二字,区分了纪录片与艺术片、专题片的区别,系统提出了纪录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诗这一艺术化的电视艺形式,从诞生以来就在观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迅速成为继电视剧和音乐电视之后,由电视真正参与学创造的节目类型.电视诗集学和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形象化地表达了散诗歌的学意境,真切地将字诉诸于视听感官,使人们在电视屏幕上完成了一次美妙的学旅程。  相似文献   

13.
电视评论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电视形式,它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节目为发端,迅速赢得了广泛的电视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评论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形式,电视评论的特点何在呢?笔者以为就是形象性.一不妨和报纸评论作一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外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应不尽相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电视评论的形象性.具体说来,可以举出以下几方面:1.传播符号不同报纸的新闻评论以文字符号为载体,文字是语言的书写方式,它是“符号的符号”.文字通…  相似文献   

14.
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发展于中国加快走向法治国家的进程之中。中国法治建设的每个脚步都会被字记录、被电视扫描。时至今日,电视法制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电视法制节目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能不引起警惕的趋势,它们正在或已经逾越了媒体的伦理准则甚至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刘雪 《记者摇篮》2009,(9):47-47
电视既是大众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教育媒体。电视用于教育、教学,需要有大量的教学节目被称为“电视教材”。它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辅去表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有特定的教学对象,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对象编制适合教学使用的电视教材。作为教学节目要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字记者也需影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媒体竞争已进入争夺“眼球”的阶段。电视以其影像的直观与真实成为强势媒体;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以“图并茂,两翼齐飞”来应对——增大新闻图片的使用量,以期获得能与电视相比的视觉冲击力。而仅仅增加图片的使用量只是一种做法,且还远远不够。当前的平面媒体,字记仍占很大比例,大力提升字记的“影像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视走向传播的全球化;影视的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不深刻的影响电视运作,影响《世界影视博览》的现在和将来。 一、传播理论视野中的《世界影视博览》 传播学中的“传授双方互动论”认为,受众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得以确立。它对于电视的意义在于,电视从业人员开始研究受众心理,考虑受众的需求。 电视的娱乐功能和观众的娱乐需求得到真正的尊重,这是《世界影视博览》生存的基础。它在观众的需求和电视功能的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世界影视博览》是以世界电影电视动态、电影电视拍摄花絮、影…  相似文献   

18.
樊丽 《新闻界》2004,(6):52-53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进行全新改版后,推出了一系列电视精品栏目,其中有一颗明亮多彩、短小有趣的新星,颇为值得关注。它就是电视娱乐栏目《快乐驿站》。《快乐驿站》全天早中晚滚动播出,每期只有10分钟,由于采用新鲜的娱乐形式——电视漫画,以诙谐、幽默的表现风格,迎得了电视观众的喜爱。它所采用的新鲜的娱乐节目形式也引起我们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与字不同,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不止一个字。例如“奶奶不看电视” 这句话共有六个字,但却只有“奶奶”、“不”、“看”、“电视”四个词。这是因为,“奶奶”之“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电视”的同义决不等于“电”和“视”这两个字义的简单相加。在这时候,“奶”、“电”、“视”三个字都只是构词的备用单位,简称“语素”。 关于词的知识,掌握的重点是对词义的理解和词的分类。 理解词义是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前提。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亦即与同的语音形式结合…  相似文献   

20.
九五电视文艺印象:晚会风杨润阁记得是1985年吧,小央电视台在春节晚会上出了几个谜面,向全国观众征答谜底。其中有个谜面是“多”字,打一名词。“多”字者,由两个“夕”字组成,谜底自然足”晚会”了。转眼十年过上。电视晚会的多起来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播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