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藏书印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相似文献   

2.
新年过后,各新闻单位的同志们都在研究改革与创新,议论风生,卓见甚多。现在将我们听到的一些关于记者工作的论说,辑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资源建设摭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晞 《图书馆论坛》2001,21(5):43-44,110
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界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嬗变,并重点分析了网络资源、虚拟资源和信息资源馆藏化诸问题。  相似文献   

4.
钱斌 《浙江档案》2007,(9):54-56
蔡元培(1868.1-1940.3),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有意识接触西学并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主张教育救国。1898年戊戌变法,因同情维新志士谭嗣同,弃官南下,年底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倡导新  相似文献   

5.
唐才常佚诗     
唐才常(佛尘)是戊戌维新时期的一位政治活动家,曾组织“正气会”,即后来的“自立会”,任总干事,庚子年他亲自组织和领导自立军起义而被清廷屠戮。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据初步考定,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于湖南所组织的《算学馆》,还是我国近  相似文献   

6.
味经书院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藏书范围逐渐扩大,书院在前期,主要收藏传统的经史子集,收藏数量有限,书是唯一的收藏对象,版本以通行本为主。到柏景伟任山长时,开始收集一些实学方面的图书,但仍以图书为主。刘古愚任院长时,藏书进入了昌盛时期,收藏范围已向西学方面倾斜,图书、杂志、报纸收藏成为重要内容,注重提高藏书利用率,特别注意收藏宣传维新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藏书管理进入正规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诚斋集>传承有绪,然亦有少量佚诗.栾贵明先生自<永乐大典>辑出五题六首.经考辨,仅一首或为诚斋所作,馀五首中一为朱熹之作,四为陈尧佐之作,陈氏之作<全宋诗>仅收其一,另三首未收.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检核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和其整理的《全宋诗·苏轼诗集》中增补的佚诗,发现其中《秋日寄友人》并非苏轼诗。该诗曰:柳条风暖会吟诗,林下池边屐齿移。  相似文献   

9.
上海佚报志     
我所列的“佚报”,可能(也希望)并未“佚”。我所以把它列入“佚”,只是限于我的孤陋寡闻,和未见于上海图书馆的《馆藏中文报纸目录》和全国图书馆联合编辑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等大型工具书。有些“佚报”可能还散藏于海内外某些单位里,但限于我个人的能力,无法去发现它,征集研究它。我在着手参加编纂《上海新闻志》以前,“抢先”发表这《上海佚报志》,也基于这样的想法:已知馆藏尚存的反正好好保藏着,日后自能从容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研究宋明理学时,查阅[同治]《雩都县志》和[同治]《南安府志》,发现了王阳明诗、文三则,查《王阳明全集》未见这三则诗文,现补录如下: 据[同治]《南安府志》载,明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在平伏崇义谢志山农民起义时,曾在此地驻兵。越二年平乱已毕,筹款建城,以防寇乱,后辟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笔者参观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无意中发现梁启超的一封书信。全文如下(图见封二):启超今春于役西南,途中曾著《国民浅训》一书,业交商务印书馆付  相似文献   

12.
王进珊(1907~ )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也是贡献卓著的文艺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几近30年的编辑工作中,先后主编过十多种文艺报刊,其中以在重庆主编《文艺月刊》、《文艺先锋》半月刊和在上海主编《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和《文学》周刊影响最巨。由于王进珊所主编的各种文艺报刊,多为当时国民党官方所办或具有官方背景,因而其在编辑领域的有关活动,在大陆报刊史学界长期不为人所知。这里摭拾其编辑文艺报刊的几则佚事,以飨读者,或可补报刊史研究之未及。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推动和深化研究的作用,是研究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生长点。目前,图书馆界整体上问题意识淡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假问题。对问题应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多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建立反思、批判、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系研究与问题意识研究并不对立,应以问题研究为主,以体系研究为辅,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问题意识具有复杂性,提出一个高质量的真问题十分困难。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加强知识学习和积累,明确图书馆现实,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图2。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14.
王士禛是清代前期诗坛的盟主,也是当时知名的藏书家。他对于经手之书,常写有题跋,加以评骘或考订。清人刘坚曾辑有《渔洋书籍跋尾》(《啸园丛书》本),近人陈乃乾又有《重辑渔洋书跋》(中华书局1958年版),今人王绍曾、杜泽逊在此基础上,将纂  相似文献   

15.
萨都剌是元代最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但是,由于元末战乱及明初文化专制等因素,其诗作大量散佚,生平问题亦迷雾重重。本文主要考证其佚作,兼及其生平、思想研究。所谓的元刻本《雁门集》二十卷本久已失传,现存萨都刺集主  相似文献   

16.
陈学勇 《出版参考》2005,(11):23-24
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一直被人众说纷纭.无疑,他俩往来的书信是揭示这种关系的捷径.可惜,必定有过的而且数量也可观的这批信函,留存极少.徐志摩致林徽因信,除了那封有名的,在火车上被恩厚之抢下来的残简,还有是年梁从诫先生披露在他所编的<林徽因文集>里一封,此外尚未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从嘉庆《东台县志》中发现郑板桥《南梁曹贞女诗》,从《民国东台县志稿》中发现郑板桥《重修大悲庵碑记》,本文对佚诗、佚文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墓志文献为主,结合传世文献,对陈尚君<全唐文补编>中重新过收的<大唐故金仙长公主神道碑并序>一文的作者重新进行考证,认为该文的作者是徐峤而不是徐峤之,并对其佚文进行了辑考.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收藏的原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档案中,有一封胡适写给王云五的信,笔者查阅了多种有关胡适先生的书信集、日记等书籍,均未收录此信。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自沉前一日即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清华国学院举行导师与毕业生的叙别会。王国维应邀为学生扇面题录韩偓、陈宝琛之诗,学界多以此为王氏明示殉身之举。笔者最近发现的《和愚金创词梦花魂(落花)》则表明,王国维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赴天津为溥仪生日祝嘏归来,已有末路之叹和自沉之念,此词可谓绝命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