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个活泼可爱的你们组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集体。在这里,你们健康地成长着,尽情地展示着你们的活泼开朗、淘气与机灵,那一份纯真,那一种灵动……不知何时,你们已经悄悄地占据了我的心。在这里,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倾吐心声。"这是我在班级日记扉页上写给孩子们的话,翻开班级日记,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心路历程,汇聚一堂。一、班级日记——从生活中找"米"班级日记,不同于一般的日记,它是班级内传写的一本日记。  相似文献   

2.
日记风波     
(一)"我的日记不见了!你们谁见过我的日记?"忽然有一个急切而惊慌的声音从后面响起。"你的日记?你自己写的?"姜苏娇拉长腔调问。何桂香也会写日记,这真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像何桂香这样的女孩会在日记里写些什么呢?在我看来,写日记应该是具有小资情调的女孩所为,比如我。  相似文献   

3.
"女儿端庄才美丽,男儿正派才帅气。"这是孙丽的QQ个性签名。从她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读懂这一人生主张。在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的是,无论从端庄还是美丽的角度看,孙丽无疑都不愧这些耀眼的词汇。而她的人与日记,也透露出成就今天孙丽的,是那散不开的浓郁的烟火味。文学来自生活,也高于生活。日记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4.
一、记"班级漂流日记"的起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表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我回忆起在我所任教的闽侯祥谦中心小学三(1)班组织51名同学轮流写日记,共同记录校园生活。孩子们不亦乐乎,个个爱写!一年过去,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热情高涨,随着天天写、天天读、天天评,每一个同学的日记都"长"了,习作水平也高了。这一年,我收获了一本厚厚的全班同学的亲笔签名漂流日记本。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也可以在一附小的四年级学生中开展记"班级漂流日记"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最早接触日记,是妈妈给我朗读爸爸写的《让日记在为一种需要》,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日记?”爸爸笑吟吟地摸着我的头说:“把自己一天中见到,听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日记。”“为什么要写下来呢?”“日积月累,那可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啊!”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阅读大国。我国的阅读传统源远流长。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初中阶段是同学们学习生涯的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写日记的传统源远流长,千余年来典籍宏富,蔚为大观。而对日记的研究肇始于本世纪20年代,独立成“学”,不过10年而已。由此可见,中国日记学研究是一门年轻而值得重视的学问。在世纪之交,对中国近百年来日记研究的概况做一个勾勒和考察,对前瞻21世纪的日记研究的发展,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中国日记研究的基本轨迹 本世纪日记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发展脉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从发轫走向热潮(1925年-30年代末)。明清以来,偶有学者论及日记,可惜非常零碎,研究范围也相当窄,多局限于日记起源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面前摆着一部又大又厚的书,书名为《他山集·斯人刘广》,从书脊上看,这本书是刘广编的.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是刘广先生借学生的日记、信件集纳而成的对刘广先生的人生之旅及人品之评价,即他的学生对刘广先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评价,以"他山之石"展示"斯人刘广"的人文特点与精神风貌也算一个创举.书中不乏情真意切的歌颂,也不乏后生可畏的鞭挞.这无疑是刘广先生关于一位语文老师一生从教的全面、客观却另类的总结. 刘广是我就读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内敛、文静、读书用功的贫寒学生,课外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写日记.他的日记不是"流水账",而是有思想有情节甚至有故事,相当于写一篇作文.这样坚持不懈的日记写作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若干年后他以日记为依托,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我年轻》.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日记》2013,(1):F0002-F0002
近日,山西省《青少年日记》杂志社走进山东,在诸城市百尺河镇初级中学和石桥子镇中心学校开展了"日记教学研究基地"和"日记写作教学基地"的挂牌活动。在活动现场,全市各个学校代表交流了日记教学研究成果,就如何继续推行日记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美学理论与实践中最早涉及的一个范畴,也是美学史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美学理论中一个分支——音乐美学在中西方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包含了"和谐"这一元素。由于中西方民族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和谐"在中西方音乐美学中体现的内涵也不相同。通过对"和谐"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早期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12月26日晴今天下午送走前来看望爷爷奶奶的亲戚之后,我就去了管炳圣爷爷家,我在之前的日记里经常提到他,他是我们最敬佩的人,管炳圣爷爷毕生致力于推广日记事业,"为了多一个人书写日记"可谓煞费苦心,据说他自己从写日记中受益,又将自己的有益经验传授给我们,正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的老师教会了我写日记,我又传给了我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针对少年儿童的智力投资,是舍得花大成本的,为此专门建立了各色各样的儿童博物馆。比如1899年最早建立的纽约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就是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博物馆。有了这个榜样,之后其他国家和美国其他地方也都建立起了儿童博物馆。算起来,儿童博物馆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所谓的周记是日记的变体,或者说是日记的演化形式,是以周为单位的"日记"。而循环周记是指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成若干固定的小组,共用一个周记本,之后按照顺序挨个写作从而每周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活动。这其中还穿插着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欣赏与评价。笔者以为,循环周记的写作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目前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写得痛苦,教师改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施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于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儒家的"民本"与"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理念,道教、佛教的劝善与因果业报之说,这些都构成了传统慈善的思想基础,为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杜鹏程的《战争日记》是解放战争期间西北战场的全景式展映,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是军史、党史、群众革命史的重要见证;他个人由随军记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作家的历程也详尽地体现在日记中。日记里的生活使杜鹏程最早萌发了创作《保卫延安》的念头,并为《保卫延安》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最早看到"棱角学生"这个名词是在一家教育刊物上。那里面有一篇文章,写一个学习优秀、敢于挑战老师而又有点恃才傲物的男孩子,并称他为"棱角学生"。没想到,开学才几天,我也发现了班上的一名"棱角学生"。  相似文献   

17.
《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术巨著,也是记载"倭人"的最早古籍之一。《论衡》中"倭人献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与日本交往的一段事迹。但是这段事迹真实与否,一直饱受争议。通过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通过对《论衡》的固有名词如"鬯草""白雉""越裳""宛"等的比对论证,可知,王充所谓的"倭人"其实是"东夷"的一种代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倭国"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18.
1.恢复高考以来作文题型的演变
  目前高考作文题型主要可分为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类。恢复高考之初,最早最多采用的题型是标题作文(原称"命题作文",因为其他两种题型也是命题作文,所以改称为"标题作文")。虽然标题作文有很多优点,但当时社会上对标题作文的批评就是这种题型容易被看作是一种新的"八股"文章,即一个题目、一种问题、一个立意、一种写法。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写日记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心理保证,他能使学生便"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日记兴趣-良好的日记习惯。下面就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学对话的"教学日记",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的对话形式,教学现象的剖析工具,教学思考的真实记录,而且是教师所担当的一种教育责任,是形成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培育教学精神的锐利武器。为此必须从教学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学日记的重要功能,从制度层面上建构教学日记的结构体系,养成记日记、用日记、析日记的习惯,使教学日记成为展现、记录、完善教学生命历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