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揭开站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真面目.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上的对话过程.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真正走进文本.真切地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教师首先真正对作者通过文本传达出的情感感同身受时。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2.
文本与作者息息相关.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缺少了这些元素,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发生偏差.甚至会出现误读、错读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传神词句.品味语言艺术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  相似文献   

4.
原因。一、学习目标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文章。文本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朗读感悟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时空;另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的文本阅读.重在欣赏、感受和体验。创造性阅读.就是让读者赋予文本以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敢于向作者挑战.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多元理解。若仅仅停留在实读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跳出文本这个狭小的天地.进行合理演绎.拓展文本的外延。善于合理想象.挖掘作者的未尽之言,真正让阅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冯秀泉 《电大理工》2001,(4):32-32,36
使用AutoCAD 2000绘图后,在文本标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乱码.令设计者十分头痛.作者经几年实践、分析,依据添加文本的基本原理。总结出简单有效的添加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者要忠实于作者,要追寻作者的真实意图、文本的客观意义.作者与文本的地位高高凌驾于译者之上.译者要压抑自己的主体性,在译作中隐形。本文探讨了古今译者地位的变化、文学作品意义的来源.以及接受美学视域下译者的主体性,把接受美学运用于翻译研究,肯定了译者在作品翻译中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赖静 《广东教育》2009,(7):104-104
阅读,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沟通与对话,作者通过文本的叙述进行表达、倾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主张.而文本则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合理的阅读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读者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逐步习得。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有必要对学生阅读过程的一般特点进行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更好地使学生尽快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文本语言的学习。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11.
在解释学发展的历程中,围绕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的重心发生了多次转向。无论是作者中心抑或是读者中心,为课程文本解释提供的参照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笔者认为,读者、文本、作者三个要素应当融合在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中,组成网状的构成模式。课程文本解释也应成为一种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活动。而在这方面,意大利学者艾柯的文本中心论既强调了文本的开放性与解释者主体性的发挥,又关注到文本解释的限度.可以为课程文本解释理论的发展带来颇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只有读懂教材,真正读懂文本.才能引领学生发现文本的本真,才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透析作品的真正含义和深刻寓意:才能与作品人物产生心灵的碰撞和交融:才能有进一步的发现和再创造、本文通过对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理解和比较.来指导教师怎样与文本对话才能达到本真意义上的读懂课文.从而体会成长的意义.实现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网络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正逐步进入课堂教学,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有些课文时间、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那么.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解决了背景相差甚远的问题,使学生能渐渐地靠近文本.进而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的知音,作者的知音。  相似文献   

14.
传统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师文本”二度创造的缺失,使得教师话语自主权沦丧,创造意识泯灭.创生能力丧失.值得母语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教师文本”应是对“作者文本”的教学化超越。文本二度创造具有多个前提和若干维度,它包括重塑性转化、创新性转化、批判性转化,具有春风化雨.促进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师文本”二度创造的缺失,使得教师话语自主权沦丧,创造意识泯灭.创生能力丧失.值得母语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教师文本”应是对“作者文本”的教学化超越。文本二度创造具有多个前提和若干维度,它包括重塑性转化、创新性转化、批判性转化,具有春风化雨.促进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如何解读文本,一直是让语文教师举棋不定的难题。这里所说的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形式。既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那么就要从研读语言入手,感悟文本整体所赋予的内涵。作品是作者人格的象征,解读文本不应该不解读作者。当作者创作文本并把它发展成公共资源以后,每个读者都有权利自主地解读文本,并在此过程自觉地去伪存真、扬善惩恶、甄美别丑,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基于上述思考,尝试着将文本的解读分为三个层面.即文本解读的语言层面、作者层面和作品层面。  相似文献   

17.
许奔月 《现代语文》2013,(11):67-68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本文当中“安静”的内涵和对于作者的重要意义; 2.结合文本和生活,理解“零度”、“柔弱”的内涵; 3.体会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李宏生 《阅读与鉴赏》2007,(11):18-20,42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阐释是否恰当正确。这种交流的不对称性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因此,阅读对话交流就需要一种起调节作用的中介.以使读者能够有效地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较为准确地解释、重建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本空白.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或者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正是这些空白触发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与文本更加走近了一步,在文本中可以填补自己的感悟,使读者与文本有了感情交融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周芳 《考试周刊》2012,(15):38-39
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的一般方法:从教学内容的建构与解读角度细读文本,以准确把握教材定位:关注文本创作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及作者自身经历与创作情境.从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通过赏析细节描写、剖析文章结构,重视对文本写作特色的关注: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推敲.对修辞手法的解析,对语言风格的体悟,细致口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