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深刻地理解物理现象,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和定律,并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探索整数解     
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内涵丰富,综合性强,其中不乏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的贯穿、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运用,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培养和训练更是颇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拜读本刊发表的有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几篇文章后,深受启发。中学阶段,除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推证、导出新的公式和定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外,更重要是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本文就运用数学知识解物理问题简要阐述如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意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实现对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复习运用,使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对知识的学习网络化、系统化,由点成面,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一题多解,也能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技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解综合题有利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起到复习、巩固、拓展、提高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索整数解     
方程 (组 )和不等式 (组 )的整数解问题 ,内涵丰富 ,综合性强 ,其中不乏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的贯穿、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运用 ,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培养和训练更是颇有益处的 .本文就常见的整数解问题 ,例谈相应的思考策略 .1 一次方程的整数解例 1 方程 17x -2 4y =6的正数解中最小的一个 y是 .思考策略 不定方程ax+by=c(a、b、c都是整数 ,且a、b都不是 0 )有整数的条件是 (a ,b) |c .此方程显然有正整数解 ,可以将其变形为y=17x-62 4,解得ymin =4.2 一次方程组的整数解例 2 求 5x+ 3…  相似文献   

7.
实际上我们在解高中物理题时,如果能结合数学知识对实际物理情境进行分析处理,会使物理问题迎刃而解.在此从四个方面谈谈运用数学知识巧解高中物理习题. 一、数形结合巧解物理动态平衡题 [例1]图1所示,用细绳AO、BO悬挂一重物,BO水平,O为半圆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点B从图1所示位置逐渐移到C点的过程中,试分析OA绳和OB绳中的拉力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下是笔者在“解斜三角形”一节教学中,注重对问题发生过程的探讨的体会. 1.注重提高探索的兴趣 灵活处理教材,将某些证明题改为求解题,  相似文献   

9.
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不同的数学问题用同一数学知识来处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实践证明,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全方位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一、运用“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答,我们称之“一题多解”。在复习时,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打破解题的习惯模式,变习惯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将选定的某一习题,规定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例如: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8小时行了全程的4/7,再行几小时可以到达乙站?  相似文献   

10.
刘宗宝 《考试周刊》2012,(58):48-50
有效教学是目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应该是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能优化思维品质,推动探索创新,使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质疑辩论,师生共探.一题多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化教学可从一般化,变图,变式,变条件和题组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整数解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的重要内容,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常有大量整数解的试题.它们和传统的初中数学知识相结合,涉及面宽、范围广,要想求解必需灵活运用相关的概念、性质、方法和技巧.本文以大量的希望杯试题为例.较详尽地介绍了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整数解问题是把整数理论与传统的数学知识相综合,涉及面宽、范围广,求解这类问题时, 要灵活运用相关概念、性质、方法和技巧.本文以“希望杯”赛题为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初中数学竞赛的压轴题多属于非常规数学问题,极富趣味性,对考生所具有的数学知识要求并不高,但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充分体现了高层次数学竞赛的特点.一般考生对解这类问题感到棘手.主要是对解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比较陌生.熟悉了这些方法,往往就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数学思想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在高考的考试说明中关于数学思想是这样阐述的:“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数学思想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在解三角形的问题中,往往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函数的性质、不等式性质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试题的设计体现了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下面结合一个例题来探讨数学思想是如何在解三角形中加以体现的.例题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  相似文献   

15.
整数解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的一块重要内容,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涉及整数解的试题出现.它们将传统的初中数学知识相综合,涉及面宽、范围广,往往需要灵活地运用相关概念、性质、方法和技巧.下面以2003年全国举行的数学竞赛试题为例,综述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应用,物理越来越趋向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笔者就针对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做出归纳,以供大家参考.1.运用数学比例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我们在解物理题目时,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来解题.尤其是在一些选择题中,或者一些求比值的计算题,  相似文献   

17.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求一些数据的近似解.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几种数的近似计算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讲适合初中) 当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时,称方程或方程组为不定方程或不定方程组.一般来说,不定方程或不定方程组有无穷解,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符合题目条件的解(如正整数)常常是有限的.利用初中数学知识,可以求出某些实际应用问题中的不定方程或不定方程组的解.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高考非常重视对"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利用数学知识的巧变换,巧变形,可巧解某些化学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涉及面广,问题形式千姿百态,因而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带有挑战性.注意到数学是一门形式和结构的学科,用数学的观点审视并把握问题的基本形式与结构特征,是使问题获解的关键.笔者试图通过典型例题,谈谈问题的结构对解题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