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我们常常做“事后诸葛亮”。一些在采编审稿过程中觉得还可以的稿件,一到评稿时便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种自我感觉都靠不住的稿子,送出去参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总结前几年的教训,努力变“事后诸葛亮”为“事前诸葛亮”,强化好稿意识,从而使推荐参评的稿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强化好稿意识,首先要从领导做起。我们的做法,一是领导带头创好稿,二是制定制度,鼓励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缘故,近来社会上谣言频出,一起刚刚平息,另一起立马又起,搅得不知情者人心惶惶。“近期戊型肝炎肆虐,不要吃牛羊肉”。这是利用手机短信散播的一则谣言。“5月1日后不再办理暂住证”。在这则谣言的蛊惑下,北京六里桥派出所前出现凌晨排长队办证现象。广东“汕尾市出现一例人感禽流感死亡病例”后,  相似文献   

3.
军报实习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些天来,亲眼看见一篇篇粗糙的稿子经过编辑之手,被打磨成能上版面的文章,心中对那些默默作“嫁衣”的编辑老师充满了敬意。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我想换个视角看上稿,通讯员至少应该做到“三多”和“三少”。多写“好稿”,少争“头条”部队搞新闻的同志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上“头条”。不少单位总结新闻报道工作,也无不是以“头条”论英雄。这无疑给“头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头条”是可求的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军报实习,我感到:“头条”可求,但不可强求。“可求”在只要对新闻写作执着…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春,正是黄海磁性材料厂改革高潮迭起的时候,我一头扎在工人堆里,采写该厂改革的系列报道,篇篇进入参赛之列。我的《退货风波》荣获了全国“达声杯”好新闻竞赛三等奖。 4月18日,《中国劳动报》在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反映江苏农垦黄海磁材厂改革的故事《掌声响起的时刻》,此稿被列入“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有奖征文竞赛稿;5月4日,《劳动导报》又在一版二条位置上刊登了  相似文献   

5.
多改出好稿     
有些初学者写新闻报道,不重视在稿件质量上下功夫,而只图写得快,希望报刊电台能早日采用自己的最新消息。其实这样做,达不到稿件被采用的目的。 对一些有意义的突发性新闻应该快写快邮发,其他内容的新闻报道,写成稿件后要冷处理,重新进行修改,再寄报刊电台。这样,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就会大些。 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在谈修改文章时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如何修改新闻稿呢?  相似文献   

6.
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经过化合,就能产生一种新物质。氢和氧,化合成水。水的功能多极了,大极了。一种金属元素和另一种金属元素经过熔铸变成的合金铜,性能更优良,应用更广泛,效果更理想。 稿件,也是一种“元素”,制作新闻大餐的“元素”。高明的编辑,常常会利用稿件进行“化合”,制造“合金”,从而实现新闻资源的最合理配置,让新闻产生最佳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时下,一些报刊社的编辑在回答通讯员有关稿件的处理意见时,常常不经意间来一句:“只要肯拿钱,稿子就好办。”这使我想起前些年一些老编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掸:“只要稿子质量好,没问题!”这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只要质量好”,编辑就可以作积极的有力度的处理。这是报刊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编辑职业道德的要求。为了把报纸办好,编辑总是千方百计地求好稿,对能写出好稿的通讯员格外青睐,时不时地打个电话、写封信,或约稿,或找报道线索。那时,如果有人用钱来吊编辑的胃口,会令编辑大发雷霆!然而,近儿年,一些编辑…  相似文献   

8.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9.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采访扎实写作镇密等基本要素,少不了在动笔之前研究研究,这就是“吹稿子”。一个常人眼里不值一写的“战士抓歹徒”,新闻干事带我采访了3天之后,我急着下笔,新闻干事连说不忙,往办公室一坐一杯茶一支烟师徒两人“吹”了一天“牛皮”,从社。大背景吹到歹徒扣动扳机的瞬间动作,从战士的勇敢精神到军队方兴未艾的精兵尚武,“吹”到半夜,才吹到抓歹徒毫发未伤靠的是过硬的军事技术,正靠在当时军队习武热上。师徒相视一笑倒头便睡。一周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十几家新闻单位先后发了一组系…  相似文献   

10.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来,感触很多,而得益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送稿。初干报道工作,对新闻猎猎懂懂,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似泥牛入海.全无音讯。有好心人“指点”:稿子都是送出来的,你整天呆在家里哪行。我如获至宝,仿佛得了“真经”,加班加点,把两个月来写的自认为比较满意的20余篇“大作”匆匆整理出来.便跑到了军区前卫报社。然而,报社一位编辑看过我的稿子后,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让我心凉了大半截:“稿子一般化,再深挖一下,写好再寄给我。”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想:这位编辑是不是在“卖关子”,看来需要“那个”一下。我…  相似文献   

11.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2.
去年9月12日,衢县标准计量局召集本县16家黄酒、酱油生产企业的厂长开座谈会,倡议酿造企业按标准生产合格的产品,以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要想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就需要有“新闻敏感”。人们常常把“新闻敏感”称为“新闻鼻”,这一比喻,非常贴切,非常形象。“新闻敏感”能捕捉到鲜活的“大鱼”。写出有分量的稿件。1992年8月下旬,我去采访当时的温岭县县长张敬钤,让他谈谈温岭10万农民走向流通领域的情况。采访结束后,张敬钤县长对我说:“你呀,不要光是报道好的。你知道吗,10万农民走向流通领域后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你下去好好调查一下,研究一下对策。”张县长的  相似文献   

14.
看新闻,人们记忆最长久的,莫过于那些重大事件、典型事件。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载文认为:题材美是大稿的必然前提。作者应该将采访到的素材,经咀嚼沉淀后,再看余下的精华。经验不足者往往不知就里,认为长短是由作者控制的。文章的长短是由素材的精彩是否来决定的。凡是长文章必须题材美,只有题材美才能感动人,才能让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 结构美是揪心的“磁铁”。当采访到一个有分量的大题材后,作者的脑子里肯定纷繁复杂、万象包罗,一时无从下笔。那么,究竟将哪些材料置前,哪些材料置后,中间又安排些什么呢?这除了不破坏要表达的人或事的客观规律外,就是以读者的审美要求和阅读快感为前提来…  相似文献   

16.
题材美是大稿的必然前提。作者应该先将采访到的素材,经咀嚼沉淀后,再看余下的精华。经验不足者往往不知就里,认为长短是由作者控制的。文章的长短是由素材的精彩与否来决定的。凡是长文章必须题材美,只有题材美才能感动人,才能让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结构美是揪心的”磁铁”。当采访到一个有分量的大题材后,作者的脑子里肯定纷繁复杂、万象包罗,一时无从下笔。那么,究竟将哪些材料置前,哪些材料置后,中间又安排些什么呢?这除了不破坏要表述的人或事的客观规律外,就是以读者的审美要求和阅读快感为前提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文章无…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在野战部队刚开始初学写稿时,由于上稿迫切,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仅凭热情埋头写了上百篇新闻稿件,当我满怀信心地把一篇篇“得意”之作寄给了各级报纸杂志时,结果寄去的稿件没有一篇变成铅字。因此我曾经埋怨报社没熟人,报社用稿全靠关系,稿  相似文献   

18.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写了近3年的新闻稿件,还没有上过头条,也没有几篇“重头稿”。恩来想去悟出了一点道理,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看好“路”才能写好稿。看好“路”,无论对于初学新闻者还是“老新闻’”都至关重要。这“路”指的是“新闻宣传动向”、“两头”精神,如果把握不住这条“路”就很难出好稿。报纸是党和国家的喉舌耳目,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舆论阵地和窗口,所以吃透“两头”精神,掌握动向,看好“路”是每个通讯员最基本的素质。记得我初学新闻时,因上稿心切,自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埋头写稿上,很少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秋天,我采写的短消息《马国祥一担猪食桶挑了“两万五千里”》寄出不到7天,就被《解放军报》采用了,还被评为“云中杯”连队好新闻一等奖。这篇稿件的成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稿就是最好的“关系”!“编辑认人不认稿”!我以前写稿屡投不中,几个要好的战友见我愁眉难展,出于同情,便分别来点拨“死心眼”的我:多在寻“关系”、找“后门”上想想点子,否则你那大作猴年马月也甭想登!偏不信这个邪!我虽然和编辑不熟悉,可为了争取见报,我把全部精力用在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扎扎实实提高写作能力上。我想:编辑编出来的稿…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2月初,我向《新闻汇报》编辑部寄去一篇题为《有感于颁发“特困职工证”》的稿件。原文如下: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处境不好,出现严重亏损,这些企业职工家庭生活亦十分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报载,四川攀枝花矿务局为特困职工颁发“特困职工证”,为特困职工解困创造条件,帮助脱贫致富。该局规定,凡持有“特困职工证”的家庭,人均生活费不足60元的,凭证每人每月可到指定的扶贫粮站免费领取大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