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佛核心课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核心课程是哈佛本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包括7大类共11个领域.为广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提供了广阔的选课空间.保证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全面性,各领域的选课又都是自由的、个性化的,显示出相当大的灵活性。哈佛核心课程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们认为,设置具有创新精神的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是上任校长德里克·博克对哈佛的主要贡献之一。核心课程的思想基础是:每一位哈佛学生都应该有广博的知识、独特的科学思维习惯、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科学技巧并能在实际问题上加以灵活应用或创造性发挥。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一批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伦理道德、科学及社会分析等10个科学领域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走进哈佛核心课程 --"历史研究"课程的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1989—1990年、1996—1997年和2001—2002年的哈佛核心课程历史研究部分为例,深入研究了课程的价值: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和多国别的课程设置和以专题讨论为主的课程实施等特点,并在比较我国大学普通教育历史学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的评价不限于知识,还超越能力,更加包含了态度、认知等要素,新西兰课程关注素养评价的过程性和情境性,着眼于终身学习的导向,转向元认知的评价,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介绍了新西兰课程核心素养每一项的组成要素、评价目标、评价策略以及典型的评价量规案例,并从批判性、适应性以及学习视角三个角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由哈佛核心课程改革透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1(6):110-112,125
哈佛通识教育由爱略特校长开创,经洛厄尔、科南特和罗索夫斯基继承发展,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核心课程又面临着困境,迫切需要改革。哈佛的核心课程改革折射出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从大学的结构、激励机制到资金分配,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正被逐向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6.
要到美国攻读 MBA 课程的学子,一定会对那一份十大名校排行榜和毕业生起薪统计表,反复阅读,而哈佛的排名常是名列前茅,英国企业界更是张开双手,以高薪拥抱这些天之骄子。为什么哈佛 MBA 这么吃香呢?有人说是哈佛独特的个案教学,锻炼出这一群百炼金刚,能够马上在实务界发挥所长,为公司赚进大笔钞票。  相似文献   

7.
我国课程综合化改革之路进行至今,适逢教育界提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本文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借助国际上已有学生培养理念与课程体系建构的相关模式,探讨当下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谬误,以期为课程综合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狮子王国竞选大王,众多狮子依次亮相,要将毛发最有特色、最显威风、最具风度的狮子选为大王……”我给孩子们讲述着狮子国竞选大王的趣事,并让他们观看一张张雄狮的图片,还特地精选了一组外国横特儿发式大赛的照片贴于墙上,请孩子们欣赏。  相似文献   

9.
课程概念纷繁复杂,但每种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指称一定的课程事实,大致可划分为五类,即把课程看做学科、教材或活动,把课程看做目标,把课程看做计划,把课程看做经验,把课程看做再生产.就目前我国的课程事实而言,我们有必要选择一种主导性的课程概念,而且要把这种主导性的课程概念归结为正式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STS课程述评     
S T S是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缩略语, 对于 S T S课程来说, 重心基本落在 “社会”一词上。由于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由于 S T S课程属于 S T S的子系统。因此 S T S课程与系统工程、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 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评述了 S T S课程的内涵、结构、成功与不足,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探讨了建设 S T S课程体系的注意事项与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是美国幼教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黛安·道奇(Diane Trister Dodge)、劳拉·寇克(Laura J·Colker)和凯特·赫罗曼(Cate Heroman)专为3~5岁学前幼教机构而设计的课程.该课程具有坚实的理论和研究基础,这些理论和研究对设计课程、看待幼儿、给教师建议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育”已被世界众多国家当做了一个产业。为些,也相应地激活了世界各地的留学市场。像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留洋、镀金”,且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趋向低龄化。 有所不同的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出去了,就不想再回来。”现在的中国留学势态,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说是“没出去的想出去,出去了的又想回来”,应是最恰当的表述。 如今,中国变化太大,发展太快,全世界都在看好中国这巨大的市场,可以说,所有以中国为市场背景的企业或公司,都有可能做到世界最大。然而,从“哈佛”归来的学者们,却给我们展示了世界名校的教育风采。  相似文献   

13.
介绍新西兰课程在教育领导力和课堂教学两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的经验,凸显核心素养发展自上而下的支持,在反思教师角色的同时,强化学习视角,并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4.
陆颖 《教育探索》2012,(5):155-159
“以输出为核心”的文学翻译课程模式应用描述翻译研究理论,围绕翻译输出,多板块多语种系统组织教学、调配师资,让学生具备比较文学视野下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波士顿大学的这一课程模式能为我国文学翻译教学改革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5.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缺乏,由此带来了实施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核心素养概念认识不一、偏重介绍国外实施和操作经验、国内相关实践和实证研究匮乏、核心素养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未来研究须在核心素养的概念厘清、实践与实证研究、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Harvard People and Harvard Libraries是本刊特约的介绍哈佛大学的系列文章之一。HarvardLibraries个性化服务方式和教育服务活动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哈佛的卓越是不争的事实,其背后不是失去大学的灵魂而依赖于放飞的灵魂,放飞的力量来自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的调谐耦合。哈佛历次重大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文化转型,选修课程制度的全面推行源于并促进教派学术文化走向人道宗教学术文化,通识课程改革彰显了国家主义学术文化的诉求,核心课程共生于世俗社会学术文化语境。哈佛课程改革坚守服务学生发展的永恒使命,同时从社会与个体双重需要出发寻求精英教育目标的时代建构,变与不变之间,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转型在促成大学理念的流变中不断创造哈佛的历史。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在神聚理念、身寄场所、彼此建构中实现调谐耦合,进而守望和延展大学的卓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发布了题为《通往繁荣的路径——完成培养青年人为21世纪做准备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报告分析了美国近20年来在培养青年人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发展一个多途径系统,增强工商业雇主在教育中的参与,建立新的美国青年人的社会契约。报告提出的多途径系统能否成为修正美国教育改革道路的正确方向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力课程(Multiple intelligences Lesson)是目前美国教育改革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种课程模式,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多元智力课程的主要依据 多元智力课程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保罗·麦克里恩博士的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并非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一组共7种智力。2.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由三个部位组成,分别是爬行大脑、肢体大脑和新皮层。三个部位以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分工台作密切联系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中小学课程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 ,阐明了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