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育模式面临改革,蓝墨云班课凭借其独特优势获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活动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设计并实施了混合式教学。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的不足,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背景数据实时导出,教师能及时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量化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使教学评价更客观全面。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全国轰轰烈烈"做微课、赛微课"的大潮流中,教师在参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如何?文章以外研社第三届教学之星大赛的六位参赛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情境调查问卷、课堂观察方法、半结构访谈法作为研究工具,观察分析了六位教师的微课和访谈语录,评估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PCK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教师的PCK在教学目标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方法、课程知识及评价知识方面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海红 《江苏教育》2012,(25):39-40
"学导式"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定教"、"学路优先"。这一教学理念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主导的方式、时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不久,笔者参与了苏教版六年级《确定位置》一课的研讨,下面就以这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学导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精确制"导",促成学生的有效建构。一、设计前置学习单"学导式"数学教学的第一大特色是学生的前置学习,即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新知先行自学。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有:对学生的学前学情进行调研;唤醒新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政治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从头到尾讲个不停,自认为把知识都传授给了学生,总算"对得起"他们了。结果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老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形式较单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足、实践教学管理有待加强。其原因表现在对"原理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原理课"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原理课"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界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及教学视频,并设计学生课前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任务驱动等方式,有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韦昌明 《广西教育》2014,(29):34-35
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教学时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一般的做法是课前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熟悉课文,课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实际收效并不佳。初中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写作代替预习,为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继微博、微信之后,社会逐渐掀起了一股"微"潮流,微课也逐渐受到重视。微课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目标明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高中化学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知识由教师在课中传递给学生,知识消化吸收由学生独自在课后完成;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知识的传递由课中转移到课前,并由学生自主完成,课中成为知识内化的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基于此,从本校教学经验入手,实验性的对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进行详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静态设计主要是教师根据新的教学任务,加上学生现状进行设计。传统课堂基本上都是采取静态设计。教师根据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在课前把教学过程和环节设计好,上课时,教师把课前的设计重演一遍。这种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课堂具有丰富生成性,课堂会随时出现新的情况,造成教师常常只见教案而不见人的情况。动态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设计。这种设计虽然也有课前的设计,但是临时的。“生命”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其一,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教学的三个选修模块之一。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部分学生反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枯燥乏味"。笔者以为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很多教师专注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高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结合"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电子技术"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用同一教学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独立备课,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设计,通过比较,汲取精华提高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阮晓燕 《教师》2013,(8):111-111
一、基本情况按照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安排,区"风华杯"体育学科的比赛,经过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评课四项内容的竞赛。本次赛课采用了借班上课的形式,教师课前20分钟接触学生,避免了以往用本校本班的学生,反复进行操练的弊病。更有利于考察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范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歌曲情绪,学会、学好歌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范唱"仅仅是教师对新歌进行示范性演唱的一种过程。只要教师把歌唱准、唱好,就已上好了范唱课。而在教师进行范唱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歌曲的认识、感受、体会、情绪及心理变化等方面却并不关心。导致范唱教学事倍功半,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情绪、理解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反思--反思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中反思--课堂教学智慧生成与机智创新;课后反思--回顾研究与反馈评价.但此教学模式中的反思并不局限于某一阶段,而要促使教师在"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实施反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是显著的: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了有效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教育教学中,"微课""微实验""微专题"等因"微"易接受,受到学生喜爱;因"微"便于操作,受到教师欢迎。教学中教师从考点、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等角度设计主题突出的"微专题",适当穿插进行协同教学,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助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现阶段"微课热"降温了不少,但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微课已经落伍、不适合当下教育现实的需求,而是人们对于微课的认识更加理性,对微课的制作及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微课也要用"情"设计。用"情"设计微课,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认真钻研知识点内容,精心编排设计微课,创设相关的应用情境并与教学知识点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实效。下面以  相似文献   

19.
<正>试卷讲评课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课型,但许多教师对其重视不够、研究不足,缺少对试卷整体结构和学生得分情况的分析与整理,没有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由于试卷讲评不及时、讲评形式单一等原因,试卷讲评课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讲评课变成"批斗"课。我认为目前亟须改变就题论题的讲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变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的情况,会措手不及,尤其是复习课。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由于刚刚改版,资料不足,笔者期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玩"转道法复习课,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