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及人性的研究为起点 ,指出其在“人学”方法论上存在的缺陷。试求阐述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劳动———社会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真正找到科学理解 ,人的本质的钥匙。概括出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主要要点  相似文献   

2.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人的困境,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哲学角度探讨人学理论的基础,即确立人的本质规定的方法论原则,重点考察了马克思对传统方法论的批判,阐明了用动态方法论原则确立的人的本质规定,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也是现实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的人本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从社会发展、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等方面出发,解读AECT新界定,试图开辟一个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视角,思考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方法论原则,汲取AECT新界定的精髓,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实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范畴牧迢,张远新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诸多本质居性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和规定的。因此,实践是人成为人的根本,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并且,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思想也...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异化理论、人的解放理论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马尔库塞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试图找出二人在人学思想上的差异,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辩证地学习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文 《河南电大》2010,(1):10-11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一直阐述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人学与其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实践地把握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一直阐述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人学与其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实践地把握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货币研究的重要著作。在此著作中,马充思从人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地阐述了货币与人的本质、价值、感觉、需要及其异化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根源于人的对象化活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扬弃货币异化与人的解放的必然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货币的人学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施春梅 《华章》2007,42(10):32-32
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从唯心史观出发,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回答停留在抽象的层面.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揭示与论述,逐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学理论。现实的人构成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人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人学理论方法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濡化意义重大。眼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抽象的人本主义原则方法论等弊端,迫切需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从"现实的人"拓展现实性原则,"改变世界"蕴含丰富的实践性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界认同各异的问题,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思想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马克恩人学理论,更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价值砚,为构建和谐的自然、社会、人文关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人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类本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并通过对工人异化劳动的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学人学之思想。深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文锋 《文教资料》2010,(31):97-98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之所以超越西方传统的人学思想,主要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实现了思维方式由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既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转向。这一转向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意蕴.第一次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这为我们科学地、辩证地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创造性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全面审视和考察人,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创造性实践。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人的分析和解读贯穿于马克思早期的理论创作和思想转变之中。但是,早期的马克思在人学问题上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又实现了对他们的超越,最终实现了在人学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围绕如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而展开,结果具有方法论性质。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整体的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完成了哲学本体论思想史中的革命且大功告成。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劳动为本体来看待人及其历史,就人论人地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劳动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艺特点的理论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与任何理论一样,交往教学试图在多学科中为自己的合理存在与理性发展寻求扎实的理论根基,其中就包括人学。人学的流派颇多,但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则集中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