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活动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如今,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的类型有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需要促使跨学科教学这一新型教学范式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由于跨学科教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综合考查师资、课程、教学及评价四个维度,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如跨学科师资团队尚未成熟,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不足,传统“教”“学”方式转型缓慢,跨学科教学评价旨趣偏移等。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和各中小学理应统筹配合、协同发力,突破实践困境,有效推进跨学科教学,改进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是一个基于全院整体教育资源。集教学、管理、研究三位于一体的大型教改项目,意在探索和创新。时代要求教师教育院校打破封闭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壁垒。提供开放的跨学科培训。因此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便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实战与研究证明: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且是串联各学科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更体现了以综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跨学科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经过多年建设,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课程开发和教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目标,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构建了跨学科项目式“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一体”是以育人为主体,指向创新素养培育。“两翼”是以学校特色教育为一翼,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实施“特色课程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国家课程教学为一翼,基于国家课程开发学科融合课程,实施“国家课程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通过注重项目的科学性、开发特色主题课程和优化项目探究活动等具体途径的实施,在实现学生“理论思维”到“实践思维”的转变、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及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迫在眉睫。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组成要素,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评了6 931名中小学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整体水平良好,但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两项指标水平较低,教龄、任教学段和是否参加相关培训显著影响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认为,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水平需要从强化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和内生动力,增加跨学科综合规训,构建多样化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实施跨学科课程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在实施博士生跨学科课程中,需要遵循知识体系中“博大”与“精深”的平衡、教学过程中“个体”与“团体”的互动、教学内容中“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三对逻辑关系。囿于传统博士生教育的路径依赖影响和博士生跨学科课程的内在逻辑衍生出的现实需要制约,高校实施博士生跨学科课程面临诸多困境。从成立跨学科组织、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教学、改进课程评价机制、完善学术交流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博士生跨学科课程实施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就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这种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布鲁纳所著的《教育过程》一书中。尽管这场教学改革运动由于教材难度太高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研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思想,分析其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视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问题导向跨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建立起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目标上,实现关联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需求。问题导向跨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为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做好铺垫与准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发达国家尤其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改革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也已在广大中小学普及开来。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毕竟是一门新型学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本文试从国外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策略。一、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1.英国英国在1988年设立的国家课程中,…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理念之下墨尔本模式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2008年开始实施墨尔本模式,这是一次全新的课程改革。在跨学科理念的影响下,这次课程改革解决了原有课程设置过于集中、过于注重学术的缺陷,增设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拓展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这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课程的跨学科整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等基本模式,从而对教师角色提出了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换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执行者和唯一的指导者,而且也是多元知识的汲取者、课程生成的开发者和指导课程的合作者。应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力,重建教师共同分享彼此价值、沟通思想、同伴互助的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特点是地方决策为主,同时学校也有一定的决策权限。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即增强联邦政府的课程决策权限,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决策模式,这对我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领域,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跨学科教学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路向。针对当下中小学跨学科教学面临协同教学形式化、内容组织简单化、数字资源匮乏化、学习探究浅表化、教学评价空心化等多维困境,从教师、课程、资源、学习、评价五个维度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纾解跨学科教学多维困境的可行性。从大概念统整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设计、多师协同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施、循证导向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构建了素养导向、技术赋能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组织框架,并从加快构建跨学科知识图谱、营造跨学科教学的健康生态、夯实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三方面提出了保障举措,以期推动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规模化、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跨学科课程起到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方法的融合,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与社会有效联系起来的作用。跨学科课程设计具有如下基本取向:跨学科课程目标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跨学科课程内容具有学习活动和社会化取向,跨学科课程实施具有学生中心取向,跨学科课程评价具有形成性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17.
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跨学科课程起到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方法的融合,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与社会有效联系起来的作用。跨学科课程设计具有如下基本取向:跨学科课程目标具有表现性目标取向,跨学科课程内容具有学习活动和社会化取向,跨学科课程实施具有学生中心取向,跨学科课程评价具有形成性评价取向。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新课标精神,北京四中跨学科研究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开设“品园”跨学科选修课程。本文以“园林”为主题,以北海公园为背景进行整体设计,以学生为本,以素养为纲,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对“跨学科主题课程”这一命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是针对学科知识脱离现实、单学科研究无法解决社会综合性问题等不足而出现的新思潮,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当前我国的教师培养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学科建制特点,受此制约,大部分中小学尚不具备直接开设跨学科课程的成熟条件,尝试学科课程的跨学科实施是当下的理性选择。从学理来看,学科与跨学科的分合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逻辑,学科课程的跨学科实施彰显了学科知识面向现实世界的本真属性。跨学科实施学科课程,要克服以往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机械叠加的倾向,明确跨学科整合的核心机制,通过多学科联动服务来解决复杂性现实问题,借助相关学科知识间的意义贯通促进学生对结构化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实现各学科的有机统整。跨学科实施学科课程,应超越学科各自独立的运行逻辑,重构知识的多维立体关系,实现学生学习与研究的一体同构,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动态的限度把控,保持学科与跨学科属性间的适度均衡。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从系统思维出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要以跨学科素养的养成为统领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具体化、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依托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情境化、以“教—学—评”一致性为载体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评价科学化。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路为: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彰显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课程地位;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找准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着力点;构建跨学科共同体,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