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的表象,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它们实际的大小。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动手操作,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体验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的单位。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纸或塑料布做成)的正方形各一个…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能正确地说出面积的意义。2.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并会使用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大小。3.能正确区分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教学过程: 一、讲解新课,动手对脑,层层深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还认识了长度单位。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1.面积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71~74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页~7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80~83。目标预设: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正确的表象。2.使学生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位,深化对面积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米尺一根。学具准备: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一个信封内装有边长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五册第136~137页练习三十二第1、2、3题。教学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品质。教学重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1.小黑板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平面图形:问题:指名说出是什么图形,并到前面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师小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它们的周长围成的平面图形。2师拿出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师摸框问学生:这是什么?再摸镜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4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能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在游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92~9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使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P4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学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大小。3.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初步形成表象.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方格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观察、操作、概括、估测等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感知面积的意义,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1平方厘米、10个1平方分米、1个1平方米的教具.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与记忆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记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记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要点1.知道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约有多大。1平方米约有半扇教室门那么大,1平方分米约有手掌(儿童)那么大,1平方厘米约有大拇指手指甲(儿童)那么大。3.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5~8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表象。2.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掌握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绳子。(1)这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2)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3)用手势表示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2.演示一张人头画像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来(图略)。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3.点题并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