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绵长的历史文明与文化是世界最古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中国文明、文化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本文针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商业文明的形成,以及西方文化对我国这一阶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几个早期文明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其文化的整体、系统形态大多没有在相应的时空环境中历史地延续下来。无论是曾大放异彩的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还是对世界文明曾有过重大影响的罗马文化,其文化系统都因种种原因而中断甚至中绝。然而,中国文化则与此截然不同。中国文化以其特有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发展而著称于世。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奇迹般的历史文化现象。导致这种统一性和连续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中的主流,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及精神支柱,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起过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土辽阔,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特质和风貌的“结构”,是本民族历史中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形态的积淀.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进入文明各有特点,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海洋工商文明;一是草原游牧文明;一是河流农业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显示出河流农业文明的特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成了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以耕与织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这一自然的经济体系给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不但以它的不变性顽强地维护着业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原点支撑着中国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历史的变更,而且塑造着人们的头脑,制约着人们日益增长着的文化要求。在这一基础上,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要求和审…  相似文献   

6.
正受传统观念和历史资料的局限,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赞美农耕民族与农耕文化,甚至把游牧文明作为农耕文明的对立面加以看待,从而导致总体上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的研究重视不够,评价较低的局面。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问题,对战国秦汉时期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  相似文献   

7.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与原始氏族阶段的神灵史观和夏殷时期纯粹的神意史观截然不同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的天命史观逐渐形成.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特征的历史观,是人类历史意识增强和历史理性觉醒的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神话历史化,也促使人们从现世的"人"自身的角度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它促进了"殷鉴"思想--中国史鉴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文化是历史时期徽州境内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当代安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历史借鉴是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而又延续至今的唯一文明,中华文明在其漫长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明圈,对东亚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中华文明结构1.农耕社会与宗法制度的形成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几  相似文献   

10.
汉水流域位于我国中部腹地,自古以来即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相互汇合,形成了汉水文化自身的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春秋时期汉水流域的古方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楚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和传播,呈现出该地区的历史流变脉络,说明汉水流域古方国的类型与楚文化构成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问题长期以来深受中国学术界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对中国文明起源提出了许多问题和研究观点。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国文明也有着开始、发展的渐进过程。文明起源的研究应该以考古学,尤其是田野考古为主导,开展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确信中国文明是本土发展起来的和多地文化汇聚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历史,因而也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在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方面反映和集中了各自国家和民族发展之精神生活的特点和精华,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对人类共同发展之历史命运的思考和智慧。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过程中的展开和延伸,突显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使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显得更为重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而不是僵化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继承创新而不是复制粘贴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借鉴参考而不是套用移植西方的理性精神,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综合创新哲学思想,在哲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中开展文明的对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要求,也是中国当代哲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趋势,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是形成完整的"中国人"观念,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家事,而且应该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人类大事,也是中国恢复自己亚洲文化宗主国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西伦理思想的形成各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西方的伦理思想来源于神的担保,高举知识论的旗帜,而中国人则在血缘家族和祖宗崇拜的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思想。西方人在理性思维的训练下,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国人在祖先道德的熏陶下,产生了保守的重情感、讲礼仪的东方文化。而面对今天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中西伦理文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传播在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发展路径。本文分析市面上游学项目的现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学校凭借苏州传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体验式国际游学项目,形成了系统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期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扬长避短,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进步,实现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7.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重要邻国,而对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蒙古国现行6—8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的中国古代历史。总体上看,蒙古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展现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作为定居的农业文明中心存在的文明古国。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国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尤为重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对元朝的历史定位、清朝在外蒙古地区的政策的负面评价等,显然是蒙古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这对于蒙古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对中国的认知会产生根本性的持久影响。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考虑到历史教科书对青少年形成他国认知的深刻影响,展开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交流合作,在聚同化异的基础上达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20,(4):13-16
《图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研究》一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山海经》进行了新的解读,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种文献贯穿起来,为中国文明起源和五帝时代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和五帝时代历史研究的学术进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孵化器和载体,所以,任何一代文明,必然有体现这种文明的城市形式。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就会多少理解包括芒福德所著的《城市发展史》在内的各种西方人对城市发展历史研究,为什么没有同时融进东方,尤其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描述。因为东西方文明是不同的,因此东西方城市的起源以及发展的历史有很大差异。把东西方两种城市发展史并列起来读,会产生一种很冲击的感悟,就是东西方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而铸成这样不同的,是各方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文明。如果我们承认文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核心,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忽视对不同文化渊源的认识和研究。今天,人们对拉动城市起飞的决定因素,更多地倾向于经济力量。而对于保持城市持久平稳上升的文化和文明的力量,还远远没有参透。在经济的魔杖让城市的面貌逐日翻新的时候尤其如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比起源迥异的城市历史,完全可以成为研究如何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入手之处。从研究文化和文明的角度看,《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和《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都为我们揭示了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与西方对城市发展的研究相比,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中,比较可贵的是,不仅把研究促成...  相似文献   

20.
史林采英     
《乾隆版大藏经》重版发行序《乾隆版大藏经》的重印和发行,是今天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盛事。我个人在此表示无比的欢喜之情。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它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藏,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高僧大德译经著述,创宗立派,传经授业,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宝贵资料,形成中国佛教大藏经。大藏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凝聚了中国世代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大气魄。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无价的精神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