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8月7日—8日,中国地市报广告委员会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江苏淮阴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家地市报的  相似文献   

2.
3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暨广告工作委员会举办、宜昌日报社承办的全国2004年广告论坛年会在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9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广告部主任、广告公司经理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总结回顾了近两年地市报广告委员会的工作之后提出,2004年要按照“立足服务、锐意创新、务求实效”的思路,竭诚为地市报广告经营从业人员服务,加强广告信息交流、经验交流、对策交流,为繁荣和发展地市报的事业做出贡献。要增强营销策划意识,在信息服务、经营报纸、塑造品牌、创新机制和人力资源中国地市报2004年广告论坛年会在宜昌举…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13,(11):52-52
9月24日,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广告年会暨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优秀广告人物、优秀广告作品颁奖大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80多位地市报的社长、总编辑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润国到会致辞;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地市报广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春娘,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杨增宽、陈永久,秘书长邹家福等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9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广告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中国地市报2007年度广告年会在山东烟台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0多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广告部主任、广告公司经理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地产报广告工委主任委员:宁游日报报业集团社长一张秉礼出席年会,并作了主题工作报告《地市报广告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建国50年来,中国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地市报纸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从1980年1月到1989年底短短十年时间,全国新发展地市党委机关报约120家,总数达到280多家,到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发展到325家。回顾地市报所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有以下6个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市报走向市场已成必然趋势。目前,已有一批地市报被财政“断奶”,多数地市报虽然还维持着财政差额拨款,但这种“维持”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报纸的广告收益已成为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成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大约有882种地市级报纸,由于地市报报道视野的局限,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实力较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报大多规模小,创收少。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市场风云,地市报这支庞而不壮的团队深陷重围,  相似文献   

8.
王亚楠 《当代传播》2004,(4):106-107
当前,全国性的报刊治理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新一轮竞争格局也已经初步形成。据了解,全国停办报纸282种,其中县市报就多达200余种。许多幸存的县(市)报不少被划归在当地地市报麾下,原先被县(市)报占领的空问将由地市报来填补,其总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无疑为地市报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市报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省级大报的触角已开始伸向各地市,跨地域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党报三级办报格局中,地市报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大,是离读者最近的党报。但由于全国市州地发展水平有差异,部分地市报特别是内陆地市报,是党报系列中人才资源、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一个群体。如何发展地市报业成为地方党委和报社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经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在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民意、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提供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如何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办好地市报,塑造地市报的美好形象,以便更有效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全体地市报工作者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正当此时,《新闻战线》杂志、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雁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北岳杯有奖征文活动,对促进地市报的改革,对提高地市报工作者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可以使地市报工作者借此机会,结合自身的办报实践,总结经验,发表意见,交流情况,出谋划策,集思广义,把地市报纸办得更好。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可以激发地市报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11.
全国目前县市级党报有348家,其中浙江省22家,比10年前的3家增长了六倍多。县市报在广播电视与省地(市)报、各种行业报的夹缝中生存、发展,面临着新闻、报纸发行、广告等多方面的竞争。在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县市报应该怎么办?笔者想结合江山报的实践,从新闻报道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发挥接近性优势,多发抢发本地新闻。 就报纸而言,县报竞争的对手主要是地市报,地市报是日报,又是大报,发搞快,稿件容量多,设备条件好,印刷质量比县报高,在县级又有一定的覆盖面。但是县报有本地特色,加上订费比地市报低,仍然拥有相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我国弟一套地市报及书正式出版 由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汇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市报丛书》最近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地市报界公开出版的第一套地市报丛书。这套丛  相似文献   

13.
1995年7月25日至27日,全国地市报青年记者成材经验交流会在贵州安顺召开,五十多位地市报的总编辑、青年记者、编辑齐聚一堂,就我国地市报的人才培养和使用问题,见仁见智,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召开全国性的青年记者成材经验交流会,这在中国地市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目前有地市报418家,新闻队伍超过十万之众,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占多数,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跨世纪新闻队伍是每一家报社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杜祖亮说:“根据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向何处去?地市报人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报业数字化。报业数字化是报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地市报可以享受报界,尤其是大报探索与实践的成果。报业数字化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地市报有责任、有义务去实践和探索这一课题,尤其是地市报个性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杨怡 《青年记者》2009,(24):66-66
近几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处于报纸末端的地市报(主要指晚报类)受到威胁最大。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地市报同人不禁要问:地市报还有发展前景吗?笔者认为,地市报如能找准定位,不断创新,不仅不会被取而代之,相反还会发挥不能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央、省级报业集团一个个崛起,形成中国报业一颗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中国地市报(主要指中等城市报纸)面对强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世纪之初有新的建树,是地市报人共同关心和思索的问题。 地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地市报的优势是“多”而“广”。 全国地市报共3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中等城市报纸。省会城市、经济单列市、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省辖城市,但这些城市党报的实力有的已超过了省级报社,有的已率先建立了报业集团。这部分报社已进入了中国报业的“第一方阵”,在规模和实力上已不再属于“地市报”的范畴,因此不在我们讨论的范…  相似文献   

17.
与大报相比,地市报有其独特的个性,要提高地市报的可读性,我们就得找出地市报的特有个性,按其规律办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立足本地,办出特色。地市报新闻来源于本地,反映本地市各行各业的变化,读者也是本地人。对读者来说,地市报纸比省、中央报纸更接近他们,更容易吸引他们,这是地市报优越于大报的地方。鉴于此,地市报应多登些群众和通讯员写的东西,由他们写出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甘苦、问题,会更逼真、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中,纸媒尤为艰难。纸媒中,地市报举步维艰。地市报中,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头顶悬剑。受传播形态迅猛革新的驱动,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真正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在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中,裹挟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洪流中,作为党报体系的最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也必须...  相似文献   

19.
地市报在我国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国已有地市报1000(含党报、晚报都市报、商报等)多家。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不断推进,地市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报业竞争愈来愈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