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构建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观念与动机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观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问题激发教学法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 "问题激发教学法"的概念,阐述了以问题激发教学法提高大学生的观念自主创新能力、形式思维自主创新能力、形象思维自主创新能力、中试思维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自主创新能力,全面系统地建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体系.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文章以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试点,针对当前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障碍因素,对创建高效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和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4.
双向能动教学法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是,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强.与素质教育、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提出建立双向能动教学法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并提出"双向能动教学法"、"教学主题激发源"新概念,探析了双向能动教学法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双向能动教学法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论述了双向能动教学法的意义,为大学教学方法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引领怎样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自主创新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高校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重要原因是激活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滞后等.紧紧围绕解决这一问题,在推进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提出“集成教学法”新概念,并分析研究了集成教学法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这对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两个自觉能动性,激活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体现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更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培养与自主提升的实践过程中。本文阐述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的意义;通过制定校内外结合的自主实践创新、高效组织与实施等方式构建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体系;通过搭建自主实践创新条件平台、营造自主实践创新教育氛围等手段建立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总结了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经验;探索了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对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已大学教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参与实证、调查类科研项目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以上能力的良好方式。笔者以自身实践为例,将大学生参与实证科研项目分解为文献搜集、调查研究、理论实践相融合等几个重点步骤,并总结了各步骤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九大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阶段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当前的新工科环境下,本文基于TRIZ理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分层次研究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并探究该理论在教学模式、思维理念、信息工具三个方面的运用,实现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结合工科类专业教学实践,以信息类课程教学为例,初步探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贯彻"大学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知识"的教学理念,"授人以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引导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结构不够优化、社团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存在大学之间的层次差异和类别差异.对于三本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来说,主要问题表现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志愿服务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建设力不足,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三本院校社团中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大学生专业社团在锻炼团队协作、突出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受到广泛关注。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高校专业社团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专业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角度,寻求依托专业社团建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某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大学生群体实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进一步分析表明,与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模式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基础综合性实验采用以问题和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采用以解决科技问题为导向的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创新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创新能力的作用调查,统计学生的实验数据准确率及实验报告、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书、创新性实验论文等的篇幅和参考文献数。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学习比例高、用时多,自主学习文献数量增加显著,学生在实验、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创新性实验论文撰写、创新性实验设计竞赛和创新性实验延伸项目申报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全面地深入分析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导师制,建立创新教学实践体系,构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建立创新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等有效性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赵凯  毕影  魏珊 《高教论坛》2013,(2):29-32,80
评价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广泛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展开调查,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讲农业大学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科研能力普遍偏低,有待提高。其在自主学习能力、搜集资料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深度等方面表现较好,但是设计调查表格能力、应用统计软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分较低,需要加强培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志成 《教师》2010,(21):11-11
大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结构不够优化、社团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存在大学之间的层次差异和类别差异。对于三本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来说.主要问题表现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志愿服务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建设力不足,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三本院校社团中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教师创新观与创新行为理论,综合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了高校教师创新观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校教师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课外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教师创新行为的维度,检验其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系.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显著正相关,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无显著相关;教师课堂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课外创新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显著.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不同方面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指引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