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在大陆享有盛誉的历史著作,不仅改变了许多人对历史所持的陈念,而且引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值得我们历史老师阅读,并推荐给学生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在现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教育普及、回归其人文学的本位,是从事史学研究、教学和出版等工作的人士亟待思考的问题。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集较高的学术品位、活泼新颖的写作风格和畅销不衰的市场反响于一体,为史学教育普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一例。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29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编者和读者就作品<多少往事烟雨中>举行了读书会.本文记录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感悟,从城市研究的视角追忆前辈学人,认识城市的意义和科学地认识与推进城市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审视,主要表现是:对中国近现史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评判;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作了历史定位。在“大历史观”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线是“中国的长期革命”,它与唐德刚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有相通这处,具有积极意义。黄仁宇还主张以财政税收作切入点,重修中国近代史,并提出四项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黄仁宇把中国近代史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考察 ,提出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起点 ;并从中西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入手 ,对戊戌维新同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 ,揭示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深层原因 ;提出中国近代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彻底改革社会组织与结构 ,有赖于把传统的农业体制转变为现代的商业体制。这些观点对我们深化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明朝的灭亡,历来的历史学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而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解读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从“大历史现”出发,认为明朝之亡关键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来评价一切,而且还反对任何的社会变革,排斥任何异端思想,使得整个社会变得僵化,丧失了内部的改革动力,最终导致了灭亡。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原本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的儒教伦理,此时却成了历史的“罪人”。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史学堪称大师大家者,不外四人——“二陈一吕钱宾四”。四位先生,无论著作数量、质量,还是史学理论方法上之创建、成就,都足以震铄古今,遗泽万世。其中,陈寅恪先生才情最高。游学欧美十余载.精通古今多国语言。博闻强识,学贯中西,  相似文献   

8.
品评历史人物,褒贬善恶是非,向来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古人把能否"立德"、"立功"、"立言"看成是选择与裁量人物的重要尺度。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史  相似文献   

9.
10.
新史观的出现,使新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也导致了新课程历史高考的深刻变化。我们只有紧扣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史观,合理综合运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史学理论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四种史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观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相似文献   

11.
如所周知,对历史的认知、理解和评价直接影响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对国家的认同,也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培养,乃至对现在世界的认识。然而,历史知识并非唾手可得,绝大多数人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来自教育。  相似文献   

12.
阅读黄仁字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最大的收获是对“大历史观”有了初步认识。“大历史观”即宏观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来研究历史。黄仁宇先生是这样解读的: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广泛地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之后与美国、西欧史进行比较,加以研究。阅读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时,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份历史学刊物《历史教学》将迎来创刊70周年的纪念日。从回顾《历史教学》的创始历程、办刊宗旨、归属转移、停刊与复刊、大胆改版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学刊物在70年中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守正创新、培育新人、紧跟热点、回答时代命题的共同特征。《历史教学》既注重史学教学、又关注学术研究的办刊取向及其企业化后的艰难曲折和所取得的无限荣光,正可看作是新中国史学发展、历史学刊物持续演进的时代缩影。  相似文献   

14.
学界非常熟悉的《万历十五年》,是著名华裔学者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堪称从一个重要的具体年份切入,但却以“大历史观”的宽阔视野探讨相关人物和历史事件内在发展演变之前因后果关系的经典著作。另外,国内著名学者金冲及先生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也是一部引人瞩目的学术专著。该书对各种矛盾冲突更加复杂尖锐、内容极为丰富的1947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年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这样的研究,对于帮助人们更为细致地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缘由与走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向,则是…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以来,笔者曾多次为本院硕士研究生开设"史学理论与方法",近两年来又为本科生开设"史学概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反复阅读张耕华先生撰写的《历史哲学引论》,收获颇多。讲课之余也多次向学生推荐,反响很好。在本人看来,该书具有下列特点:一、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汤因比是20世纪英国史坛的史学大家。他的代表性著作《历史研究》共有12卷,历时40年完成,在历史学界影响颇大。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汤因比对历史的思辨,他提出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依旧具有现实意义。汤因比反思了以往史观的不足,受休谟因果观的启发,吸取了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借用文学意象的巧妙阐发,提出了“挑战与应战”学说。这种崭新的认识模式,对西方流行已久的二元对立史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是打开人类文明起源的管钥。同时汤因比的史学理论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如工业化思维的理论矛盾、对历史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17.
18.
瞿林东著《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书探讨了一个事关历史学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史学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该书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认识,总结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道路,阐述了21世纪中国历史学主流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体现中国当代史学的民族特征和世界特色等内容。它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当代史学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史学理论的自我认识,是对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标志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自觉意识和深沉的入世品格。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涉及到的理论指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发展性评价和多元智能理论等:另一类是史学理论.如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强调学生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历史教学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历史现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和过程)及其存在本质(原因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给历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林武德(1889-1943)是20世纪英同著名历史哲学家,其学说构成了当代西方历史哲学承前启后的思想里程碑。柯林武德所著《历史的观念》是一本史学理论名著,我国学者多从历史哲学角度对其“思想史”、“重演论”等进行研究、批评。实际上,《历史的观念》一书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一直为我国学者所忽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