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弘历是为康乾盛世的主要执行者之一,但是表面的繁荣难以掩饰诸多的社会问题和潜伏的危机。"叫魂"就是整个危机的总爆发口。弘历多角色的身份决定了他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的处境。在发扬满族民族特色和适应"汉化",在维持原有官僚系统和强调他有效专制的斗争中左右摇摆。而处理叫魂事件最终不体面的收场,并没有达到弘历预期的效果,弘历的所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思路本文的小人物指的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或者某个群体,大历史指的是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同时,在微观对象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宏观态势。之所以取名叫大历史,是希望与小人物形成一种某种意义上的具有戏剧意味  相似文献   

3.
作为指导工人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首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革命无产者的立场,借用反动政府和反动统治阶级谩骂共产主义的罪名的用语。用语“幽灵”充分反映了当时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与旧欧洲延续下来的“神圣同盟”——各国反动势力展开不懈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共产党宣言》引言中“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这些充满诗意的奇妙的修辞语句,文笔犀利,思想深邃,风格独特,激情似火,使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极大鼓舞,是对反动政府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大讽刺和有力打击。同时,马克思的幽灵理论对现代人类文明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在批判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同时,解构了福山形而上学历史观中的两种因素——来自黑格尔-科耶夫的基督教-资本主义模式和来自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模式。德里达提出了解构的历史观,和共产主义作为"非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的即将来临却永无在场。该文试图分析德里达提出"解构的历史观"的逻辑进路和理论旨归,并讨论它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5.
所谓“唯关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美不是真,也不同于善,它仅仅是形式,是人的感觉印象。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善良挥洒生命的绿色使人类心灵复苏,于是善与恶之上辉煌着爱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8,(2):51-57
孔飞力将1768年的"叫魂"事件贯穿于整个清帝国统治基础和社会生活结构中,并以此深入细致地勾勒出了该历史事件中下层民众、官僚阶层和皇帝三者之间是以怎样的互动方式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孔飞力所构建的历史研究路径对在冲突与对话的双重视角下解构和探究历史事件的深层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学术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崔广宇 《成才之路》2009,(30):45-46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每每读到这里,细思细咀,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大概是从孔乙己身上过多地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位教师)的阴影,不由惊叹不已,继而震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幽灵》是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一部重要著述。在这里,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度考量。其思想主旨是:马克思的幽灵不会消逝,马克思主义没有死亡,更没有过时,它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精神,要接受并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批判精神,认识它鲜活的现实意义,实现其当代化。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前,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前辈们创办了《中学历史教学》。这在祖国新闻出版界的百花园中,是件极平常的事情,但难能可贵的是,她虽遭遇到种种困难,却坚持了下来,且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六十年的栉风沐雨、征途漫漫,六十年的新人辈出、硕果累累,充满着艰辛与苦涩,却又令我们自豪与骄傲。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幽灵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视角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文章从幽灵批评的角度对黑塞《荒原狼》进行重读,分析“幽灵”笼罩下的世界、作者、作品以及读者,最后,揭示《荒原狼》对现代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纠缠在一起的事件组成的故事.幽灵在“疯子”的故事里、在古屋、在裂缝、在水池、在人物梦幻世界的虚无里.镜像是故事和绘画,是古屋及其环境,是厄舍自身及其家族毁灭的象征.回归是故事的中心,又是不成功的尝试.情节的意义不是像果仁那样在里面,而是在壳外昏状物的微光中.  相似文献   

12.
《打出幽灵塔》和《雷雨》是两部出现在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问题剧,从两部戏剧在表现主题、结构技巧、戏剧冲突、人物塑造几方面的“似”与“非”,可以看出现代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充闾的散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对历史作出了诗性的领悟,蕴含着对历史的当今文化语境的诠释,还始终洋温看主体精神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忘我情怀,并反,作者在散文的形式美方面倾注了功力,显现了其散文艺术情致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文艺运动的代表。其短篇小说《坎特维尔的幽灵》中的鬼形象体现了他对唯美的追求,同时博爱、忏悔和终极审判等来自《圣经》的思想在鬼的遭遇中也有明显体现,它们使对唯美的极端推崇受到质疑并使其最终走向消解,揭示出在王尔德的内心深处,《圣经》的影响是他所无法逾越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人物传说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长期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江西历史人物传说是江西民众以历代社会生活中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为中心构造出来的传说,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并体现着江西民众的文化心理特征,利用英雄人物、道德观念、宗教意识等来弘扬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江西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记》是雷平阳云南特色的"地域性写作"的又一文本。他从书写诗人个体孤独入手,刻画个体在云南山水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尤其凸显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消费文明体现出的无力和溃败。诗人把对个体命运、乡村命运的思考融入诗歌创作中去,通过诗歌写作完成对故乡的叩拜,表现出诗人的触觉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
1951年,在对《武训传》批判的运动中,对影片最具杀伤力,也最富理性说服力的莫过于《武训历史调查记》。《调查记》似乎科学严谨,尊重历史。它开列了160余位被访人的名单,征引了大量史料,所有的结论似乎都有充分的证据——或当事人(主要是劳动人民)的口述,或字资料的佐证。可是30年后,当历史允许人们重新评价武训和《武训传》的时候,《调查记》所提供的证据即刻土崩瓦解。将这个《调查记》与反右派运动,与“化大革命”,与刘少奇的冤案联系起来是毫不奇怪的。它不但是权力话语动用国家力量,有组织有目的地制造伪证的领军之作,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百家讲坛》一炮走红,媒体各界,众说纷纭。叶力云老师《由易中天品三国想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一文对易教授的讲授方式大加称赞,并谈了如何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从易教授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中也受益非浅。然而,笔者认为高中历史课堂并非《百家讲坛》,易教授的讲授方式不能生搬硬套。对叶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要“历史知识故事化”,笔者实在不敢苟同,理由有下:  相似文献   

19.
记者:徐老师,您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已经颁布。您能否介绍一下,修订后的《标准》有哪些主要的变化。徐蓝:《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  相似文献   

20.
《尔雅》的历史局限性为:解释词义有误、释义方式陈旧、编写体例有疏漏,其缺陷对我国词典编纂有过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