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对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虽困难重重,但却无法回避,独立人格的文化内涵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古今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始终走不出“重塑-分化-依附-再重塑”的文化怪圈,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认为,彻底走出文化怪圈的必经之路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践论》使中分国知识子得到了新生,实现了自由。但在特定环境下又让这一阶层的人们陷入困境而难以自由。毋庸置疑,中国知识分子的如此境遇只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它最终会通过否定之否定而使中国知识分子获得更高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考察中国从私有制产生起四千来年的历史,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依附性和独立性相依存的社会特点;第二是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政治特点;第三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爱知识、爱科学、爱学习、爱创造、尊师重道的素质,富于理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品德等思想特点;第四是廉价、经久、耐用的服务特点;第五是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劳动特点。研究这个命题,可以促进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1898至1918二十年,是现代曙光孕育的年代,是太阳喷薄欲出前躁动的年代。这二十年间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观念的诸种变革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现代知识分子的起源萌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意义无论做怎样高的评价恐怕都不过分。无怪乎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春秋时代相比的年代是这二十年。到目前为止对这段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及学术思潮等层面的研究论著及文章不可谓不多。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自然也留下了经验教训和必须超越的新课题。鉴于此,杨洪承教授的新著《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18)》(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废墟上的精灵》)在现代知识分子的孕育萌生、思想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理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开拓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之本性的爱情,在现代文学的书写中呈现了多样化的内涵,自始至终与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相关联。在五四时期,爱情附着在个性解放的大旗下,是佐证知识分子自信力的有力武器;在革命认同的30年代,爱情遮蔽在革命的羽翼下,有力地缓解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焦虑;在人民认同的40年代,爱情成为知识分子心灵的安慰剂,是知识分子在日益边缘化的处境中安慰心灵的良药。这种借女性的爱情来彰显身份认同上的自信或缓解身份认同上的焦虑的写法,仍没有脱离传统文学的窠臼,使得现代文学的爱情书写某种程度上缺乏了一种形而上的品格,很难达到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结下了亲密关系。回顾传媒发展的历程,不论东方西方,自近代媒体成型以来,知识分子与媒体的联姻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中国,追溯中国新闻史,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为有识之士的立言和发声提供了良好的场域。  相似文献   

7.
道家自始至终最崇尚的精神,是自由精神。道家思想的自由精神关爱个体生命,在政治上尊重个人基本权利,在精神上追求“与道逍遥”的超然境界。道家自由精神对现实中教育自由的种种异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自始至终最崇尚的精神,是自由精神.道家思想的自由精神关爱个体生命,在政治上尊重个人基本权利,在精神上追求"与道逍遥"的超然境界.道家自由精神对现实中教育自由的种种异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杨 《黄山学院学报》2004,6(1):102-105
鲁迅自认是历史的中间物。但是我们不能借鲁迅希望被遗忘的名义来背叛鲁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仍要借助先生的思想来救赎自己。首先,鲁迅一直强调知识分子不能放弃继续战斗和自我启蒙的双重任务。这种对世界和自我的双重绝望的挑战态度,正是90年代知识分子缺乏的。90年代精神危机的出现,使鲁迅研究再掀起热潮,知识分子应通过自己理智地体认,走出鲁迅研究的误区,不再把鲁迅镶嵌在政治分析的框架中。个体精神自由一直是鲁迅的终极价值标准。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唤醒民众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可以选择一种较为概括的方法,那就是把二十世纪以后出生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三个较为突出的历史事件来把他们分为三个群体: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延安知识分子群和一二九知识分子群。  相似文献   

11.
庄子学术本以讲明"无为"的政治理想为主旨,但残酷的政治现实促成其重心偏移至个人的安心立命之道,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以获得自我超越与解脱。当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感驱使庄子重新试图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去干预现实政治时,现实却再次幻灭了他心中的理想。于是,庄子重又别无选择地逃返内心深处,作无奈而沉痛的逍遥游。庄子的一生是在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与冲突中反复挣扎、徘徊、犹豫乃至于迷惑不已、痛苦不堪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马淑娟 《海外英语》2011,(10):283-284
该文试图从成长主题这一视角分析《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麦琪在精神成长之路上所遇到的困境,进而揭示造成这些困境的时代原因,以此为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发展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自由理念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德国、美国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得出高品住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师云集、高素质的学生汇聚、卓越的科研成果和追求学术的超然与自由精神是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其中以学术自由理念为一流大学的根本气质所在。目前我国高校中出现的一系列有违学术自由的现象发人深省。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一系列问题的厘清将有助于中国大学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传统的发展导致了对知识自由的认识,以历史的案例表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都有赖于知识自由。  相似文献   

15.
梁景和先生新著《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一书,史料丰富,结构严谨,叙述清晰,第一次廓清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论辩的体系与脉络。书中的整体分析与个案点评以及研究思路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与创新性,也显示出作者治史的公正立场、敏锐眼光与卓越见识。虽在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现代化”论等问题上似着力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仍是继续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论辩不可回避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精神的全面展示。儿童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而自由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价值。儿童教育的游戏化实践就是人文的自由取向在现代教育中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的令狐冲形象充满了自由的色彩,通过对令狐冲形象的分析,从历史背景的淡化、家庭秩序的悬空和价值观念的超越等三个角度入手,来探究金庸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是一个具有自由精神的伟大的历史学家。这种精神体现在《史记》的字里行间,具体表现为:对具有自由浪漫精神的人的热情赞扬;对儒家繁文缛节的批判和对清静无为政治的推崇;写法的多变、语言的不尽合规范和风格的奇逸;“舒愤懑”的文学观。父亲的影响,壮游的经历,时代精神的熏陶是司马迁自由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当代人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容易获得快乐,也容易失落,常常出现焦虑、孤独等悲观情绪,冷漠看待生活。仅仅站在道德层面进行灌输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萨特自由观恰好描述了人们在追求自由时,内心的焦虑体验,深刻反映人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身处"看似自由,实则不自由"的状态,并且通过自欺逃避"自由"。精神领域的问题的救赎最终只有通过精神,我们应该面向问题本身,进而"本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发展 ,必将促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等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探索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对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