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衡水市5所幼儿园发放220份问卷,以在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选择玩具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主要针对家长为孩子购买玩具的情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家长更倾向于为孩子选择益智玩具,认同玩具的益智功能,尤其是3~6岁的男孩,但家长为1~2岁孩子选择的玩具则倾向于娱乐类玩具。同时家长受教育水平与家长为孩子选择玩具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二是一味增加孩子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不加选择地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布置孩子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身心负担。三是过分注重孩子的课外家教。家长们是  相似文献   

3.
学校阶段性练习刚刚结束,就忙坏了孩子家长。不管孩子成绩怎样,都得在孩子练习卷上签个名。其实,这种让家长在孩子作业、练习和试卷上签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家长得检查并签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家长得监督并签字;学习阶段性练习,家长得写意见并签名……签名就如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件法宝,牢牢地把孩子套住。学校、老师认为,家长签名了,学生便再也无法偷懒了;家长们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高一点。于是,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家长签名就这样一天一天开展下来。而笔者认为,如此方法有着一些不妥,应慎用。…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学校。本文着重论述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关注孩子言行,及时与家长联系;信任、尊重家长;把握好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让老师与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下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是教师,又是孩子的家长。面对要不要家长签字,我的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首先,我认为家长签字是家庭和学校沟通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哪些知识,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中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时与同伴追逐打闹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已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8.
张萍 《成才之路》2013,(30):9-9
长期以来,教育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于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的首选。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进入小学,很多家长都开始了焦虑和煎熬的经历。虽然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都信誓旦旦:"我不会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也未必能够使孩子幸福"。但是一旦进入了小学,成绩就如魔咒一般使很多家长忘记了养育孩子的初衷。家长会抱怨学校教育的狭隘、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单一,抱怨学校教育正在改变我们的孩子,抱怨学校与自己的教育观不相符。尤其是当所有的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家长认为老师"管过界",孩子带手机去学校,竟然让家长写检讨,这让许多家长颇有微词。老师动辄"找家长"一些家长认为,夫妻双方上班较远,没办法接送孩子,带手机是为了及时掌握孩子放学后的动向。而孩子在学校有什么问题,老师可以直接问孩子,让孩子表达他们的思想,家长并不是老师检查的对象!他们感叹,学校的很多条条框框一点也不人性化,没有考虑到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家长总期待孩子在学校能填对唯一的答案,带回高分的考卷;美国家长却期望学校能够让孩子独立开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与人沟通。近日,来自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家长期望中小学校能提升孩子们的"软实力"。超过3/4的家长们"强烈认为",中小学校应该让孩子掌握批判性思考和沟通的能力;而64%的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还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建立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同时61%的家长表示,学校必须明白如何激励孩子;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创造力、合作能力也是学校必须开展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借助校讯通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很多时候,个别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的教育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教师和学校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了"。由此,家长缺少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不负责任的语言以及行为又造成了孩子和教师之间的不协调行为,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不和谐状况和脱节现象。当孩子的成长出现问  相似文献   

13.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1):58-58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家长们煞费苦心乃至不择手段地为孩子选个好学校,让"择校热"多年来依然持续升温。不少家长认定,只要孩子进了一所好学校乃至名校,孩子的前途就有希望了。我不止一次听家长对我说:"学校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啦!"每次我都这样回答:"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相似文献   

14.
马加爵杀人是由于心理问题所致。在此案发生之前,不少大中学生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这些孩子在走极端的时候往往是选择自杀,也就是选择把烦恼、不平衡的心理压力留给自己一人承担,而马加爵的行为却改变了这一切。他选择杀人,其实就是选择把烦恼、不平衡的心理压力转嫁或推卸给别人。如何防止出现第二个马加爵,是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自己也比较重视。感冒发烧,都知道及时看病吃药。可很少有家长把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反思马加爵,我们向家长提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家有优等生是做父母的骄傲。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孩子的成功似乎比父母自身的事业成功更重要。而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学习成绩则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甚至是惟一的标准。现在很多家长眼中的优等生,往往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有不少人有这样那样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却往往为家长所忽视。下面这位家长的经历与体会,一定会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的社会性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重要.所以,家长和学校对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这个“教师”就理所应当地把主要的教育责任让渡给了学校,更多的时候家长只是一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看看学生的成绩单,然后说上几句鼓励或是威胁的话。其实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远不应止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成为教师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薛伟东 《甘肃教育》2014,(24):22-22
正有好多家长,谈及孩子上网就怒气冲天,怨声载道。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住,抱怨学校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家长认识偏颇,孩子精神空虚。好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长,只要把孩子照顾好,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只顾工作,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20.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