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体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针对扩大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规模以及提高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质量问题,一直进行着以青少年运动队组织设置为重点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制度改革,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使用的服务体系完全社会化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组建青少年体育司,意在培养后备人才,这一举措不是空穴来风,有它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分析与改革构想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业余运动训练体制现状分析出发,就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相应的法规制度等问题展开较深入的探讨,据此提出有关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正处于逐步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就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四川省的部分射击学员和教练员进行交流,了解业余射击训练学生们的现状和射击学校对学生们的管理体制.通过分析后发现一些问题:(1)来参加射击训练的学员普遍对射击的认识是不够的,基本属于偶然被教练选中抱着试试的态度走进射击领域.(2)各地区教练员专业性不强在对学员进行培训过程中理论知识渗透不深,没有让学员对射击有深入的认识.(3)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之间的衔接还达不到理想状态.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对四川省射击业余训练的发展起到参考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试办青少年竞技体育俱乐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国家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针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试办青少年竞技体育俱乐部运作3年来的实证效果。得出主要结论为:1)普通高校应积极试办青少年竞技体育俱乐部,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的体系多元化、多渠道、社会化、院校化,将是“举国体制”的真正内涵体现。2)设置项目应是小型化、组织化、硬件设施简易化的竞技体育项目。3)普通高校青少年竞技体育俱乐部竞赛组织应社会化,尽量吸引社会力量赞助各项目队参加比赛,同时实施有限的有偿服务收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得出影响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包括学训矛盾,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教练员队伍的构成不够合理化,资金问题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加强"体教结合"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等,为进一步的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归纳总结研究方法,从科学选材训练保障、资金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险保障、退役保障等方面入手,对湖北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发现湖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保障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学训结合受困于现实难境,补助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实施效果,人力资本产权缺乏重视,体育保障法制化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湖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保障体系改革应结合湖北省自身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向体育保障的广度和深度挖掘,延伸教育系统的保障作用,加强体育商业保险公司及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相关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湖北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利益,以此推动湖北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对江浙沪不同职业的年轻一代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所持态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回顾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总结两个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表明: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前主要是业余训练三级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金字塔"培养模式,改革后最主要是校园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和足球学校等模式,但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建议:多方协同夯实足球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建立流动通畅的多元立体培养模式;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完善青少年足球教练培训体系,提高执教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2009年赛季夏奥项目的各国奖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夏奥项目奖牌的分布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俄罗斯青少年运动员在夏奥项目大赛上成绩暂列第一;中国青少年运动员具有领先地位;美国在青少年运动员夏奥会项目总体成绩难以与中国和俄罗斯竞赛;德国青少年运动员夏奥会项目夺金面广;英国青少年运动员在夏奥项目中传统项目保持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发展阶段,增强四川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擢升为国争光贡献度、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成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四川省长久以来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命脉所在,对于其新发展阶段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剖析了四川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指出现存的现实问题:人才培养“战线过长”,项目布局不合理;优秀运动员培养管理体制单一,运行机制滞后;学训矛盾极为突出,退役安置异常困难;科研助力处境堪忧,科技保障亟待优化。在层次结构分析结果基础上,为四川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优化选拔机制、革新培训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体育科技、加强政策支持以及完善安置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梳理分析了英国、美国、俄罗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共性经验,认为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借鉴。1)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上,要完成从工具主义向人本主义的理念转变,不仅重视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国家认同功能,还应重视其在丰富民众休闲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健全青少年意志品格上的多元功能。同时,协调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既要重视精英运动员的培养,又要重视广大青少年体育参与率及其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2)构建政府相关部门、体育社会组织、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家庭多元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明确学校培养机制在中国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主体性地位。3)注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阶段化与贯通化,打破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间的壁垒。4)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推动体育运动学校与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由原大公镇、北凌乡、古贲乡合并而成,全民健身这块金品牌则是由原北凌乡农民自发创造出来的.北凌乡的群众体育运动队在省、市及国家级比赛中的突出成绩受到国家体委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热情关怀,1996年江苏省体委授予了“江苏省十大体育名镇(乡)”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得出影响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积极寻求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湖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献资料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区域分布失衡、结构不合理、国家投入收益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孽全才的培养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树立大人才观,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提高成材率,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40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基地项目布局以突出特色和传统优势项目为理念,形成后备人才的金字塔结构,有利于促进高级运动员选材和输送。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基地建设的检查和监督,积极探索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少年体育训练》杂志的服务范围和报导内容也随之拓宽,已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拓展到竞技体育的各个领域和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层。它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专业期刊,是综合反映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工作的窗口,是落实  相似文献   

20.
应韩国体育协会邀请,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蔡振华同志为团长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团一行241人于8月23日赴韩国大邱参加了第14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在全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代表团圆满完成了此次的参赛任务,达到了增进交流,切蹉技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