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美 《教师》2011,(25):109-109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幼儿活动中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3.
邻居家的乐乐最近经常拒绝上幼儿园,害怕与老师、小朋友接触。他在幼儿园整日惶恐不安,可一回到家中,却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到医院对孩子作检查,医生确诊他的表现为“退缩行为”。退缩行为是指幼儿在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所表现的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一人独处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身上。国外有研究指出,约有1/4的儿童会有某种程度的害羞或社会退缩。退缩行为阻碍儿童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影响其社会化和认知的发展。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  相似文献   

4.
“老师,陈晨把我的房子推倒啦”“浩浩把我的画划得乱七八糟”“谭宇把我的飞机撕坏了”……在幼儿园里类似这样的告状时有发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容易产生这些破坏性行为呢?通过观察分析,笔者发现儿童产生破坏性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妨碍幼儿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接纳,其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早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与矫正,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晓英 《学周刊C版》2019,(9):170-170
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儿童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儿童或因认知有限,或好奇心的驱动,自主意识的萌芽,或任性、爱发脾气等原因,经常会做出破坏性行为。成人在看到幼儿的破坏性问题时,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和理解幼儿的行为,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及亲子关系,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注意合理引导幼儿进行情绪宣泄,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攻击性行为是指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敌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本文在对300多名幼儿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旨在为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攻击性”是幼儿的天性之一。“攻击性行为”的产和理潜隐状态的攻击性本能与后天的环境诱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幼儿学习社会行为的稚嫩尝试,因而,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民积极性。在幼教实践上,要区别对待“主动攻击性行为”和“补动攻击性行为”,从合理排解情绪、鼓励与人友善、优化幼教环境和改进幼教方法等多种途径综合自之,以养成幼儿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生理因素;遭受挫折;认知偏差与敌意归因;愤怒情绪与移情水平低;攻击性行为受到强化等。要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必须采取各种策略措施,如创设良好的幼教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归因;实施幼儿移情训练,开展幼儿角色游戏;学会表达倾诉,合理宣泄攻击性情绪;依据强化原理,实施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不良心理的反映,因此预防和矫正学生攻击性行为,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着手.杜绝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最佳途径是预防,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地处理,防止造成更恶劣的后果.下面笔者介绍三种矫正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陶陶和沙沙正在画画,陶陶缺少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沙沙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沙沙不肯给他,陶陶气得把沙沙的东西全扔掉了,还用脚去踢沙沙。在幼儿园,陶陶总爱打人,一会儿打哭了佳佳,一会儿碰伤了丁丁,把小朋友都得罪了。老师经常跟他妈妈谈话,小朋友一见他妈妈更是纷纷“告状诉苦”。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语言或暴力的方式对他人身体、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用拳头、棍棒打人;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侮辱他人人格或间接损伤他人心理等。笔者近年对五年制高职新生开学第一个月的行为进行观察,发生攻击行为的约占6%(基本为男生),起因常常是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然后人打出手,甚至打群架。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攻击性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的公民权利,损害其身心健康,而且毒化了攻击者的心灵。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通常还有品行障碍的其他表现,如逃学、逃夜等,对教师教学、学校正常秩序造成干扰,对其他同学带来消极影响。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的暴力环境,是影响学  相似文献   

15.
杨博小朋友是新转到我们班来的,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他打遍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因此对他是又怕又恨,甚至有的孩子因为讨厌他、怕他而不来幼儿园。他的行为还引起了一些家长的公愤,他们联合起来,强烈要求把这个孩子调走。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问题行为在“问题行为”的确认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许多争论。美国学者林格伦在其《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过,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干扰学生或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他把问题行为分为“行为问题”“性格问题”“情绪问题”和“社交不成熟”等。前苏联学者常把问题行为称为偏离行为,与不良行为作为同一语用。我国台湾学者在讨论教室气氛时,也曾交叉使用以上概念,还有将问题行为和个体发展结合在一起,直接称“问题少年”“问题儿童”的。我国《…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5):238-239
处于幼儿期的儿童,心智以及控制力还没有完善,不能理智的支配自己的言行,就会出现任性的行为,任性行为即不受约束的、为所欲为的一种行为。若家长任由儿童的这种任性行为发展下去,不加阻止和劝导,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家长们应该及时、正确的对儿童的任性行为加以劝导和改正,保证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向上影响。本文则主要从幼儿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幼儿任性行为这两方面,来阐述对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亲社会教育时,应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问题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解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中才具有针对性。本文拟就少年儿童问题行为的本质、基本情况及如何关注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和教育方式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定义、特点与分类。在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提出矫正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矫正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