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伯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是单簧管演奏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韦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乐曲的结构中韦伯主张自由,浪漫主义的色彩。本文就《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在曲式结构和音乐表达上所体现的音乐理念,并且进一步从演奏技巧方面对其作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聊斋志异》充分继承了魏晋以来志怪小说和唐传奇记梦的传统,将梦境描写发挥得淋漓尽致。《聊斋志异》梦境描写有对话式梦境和描写性梦境两种基本类型。对话式梦境具有预示、连接、转折、揭示等作用;描写性梦境具有深刻的象征作用,能够以梦写情,使故事有了更为广阔而多变的叙事时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的梦词创作丰富,《小山词》中“梦”字出现六十次左右,此外还有大量“残梦”“梦魂”“梦回”等和梦境相关的词。由于美好梦境与痛苦现实的生活呈现出巨大反差,加之梦易残缺、不清晰,以及晏几道将清新细腻的景物描写等特点,其梦词呈现出朦胧不清、情感浓烈缠绵、语言清新脱俗的风格。从晏几道梦词的朦胧、梦境情感的强烈以及清雅脱俗的梦词书写三个方面,对其梦词风格和表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苏轼与英国文艺复兴末期的诗坛巨匠弥尔顿是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诗人,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记梦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苦。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弥尔顿的《梦亡妻》都是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但是两篇诗歌表述风格却完全不一样。本文试着从语音、词汇、结构、修辞、背景这几个方面来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左传》中有较多关于梦的记述,而且其中对梦境描写几乎涉及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左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对梦的阐释就是按照某种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结合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进行再加工,从而展现出人物潜在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思想性格。《左传》这种梦叙述的文学手法是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下面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蔡德玮 《阅读》2024,(19):50-53
<正>你做过哪些神奇的梦呢?你有记录过自己的梦吗?在梦境中,我们遨游于无垠的宇宙,探索未知的世界。许多艺术家从梦境中获取灵感,并据此创造出艺术作品。虽然梦境中充满了各种奇幻的元素,但并非毫无逻辑,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作品,一起探索梦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7.
著名曲作家关铭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蓝花花叙事曲》,是一首典型的富有浓郁陕北民歌风格的二胡叙事曲.音乐旋律委婉动听,细腻且生动地表达出主人公蓝花花的爱情遭遇及其性格特征和情感特征.本文从作品的技巧处理和情感表达入手,结合曲式结构特点,对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更深刻的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波兰民间诗歌“杜马”、声乐叙事曲以及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肖邦的叙事曲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的特征.是一种具有史诗性和戏剧性的大型乐曲。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与叙事曲的内容情感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肖邦的叙事曲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热情,倾述了肖邦怀念祖国、眷恋亲人的感情,体现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和热情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创作技法上,旋律富有民族特色,节奏灵活多变,速度自由不拘,广泛采用混合曲式结构,和声织体大胆新颖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与艺术想象力。肖邦的叙事曲无论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技法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明初至清中叶,"传奇"这种戏曲样式始终占据着中国戏曲史的统治地位。在数量众多的传奇剧作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了明代戏曲发展的高潮。其中《紫钗记》的梦境描写不仅丰富了戏剧的内容,使故事更加完整、充实,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深化作品主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盖茨比和孙少平的对比,分析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以盖茨比和孙少平的个人奋斗和命运为例从二者梦想的出发点、价值、内涵、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异同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升华。最后从美国梦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美国梦从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梦和审美具有很多相似性,两者都表现为一种意象交流,都具有虚幻、模糊而又真实的特征,而宋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最唯美的艺术形式。宋词中有无数写到梦境的地方,很多词境也就是梦境,这并非偶然。宋词和梦之间,有着很多的共通性,甚至可以说宋词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梦幻色彩的文学样式。文章即以梦这一意象为中心对宋词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赏析,全面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协奏曲的演奏技巧,表明了他在音乐中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意中之象,是“人心营构之象”(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下》),意象营构的必备条件是主观的情思与客观景物之间的有机交融。荣格说:“每一个原始意向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诗经》运用的是现  相似文献   

14.
主部呈示前有一个largo速度的平行乐段作为引子,上句14小节,以A音为调性主音,小主和弦为基本调式,以此形成调式性对置的是A大调与a小调的同中音大调即~bA大调的平行f小调,第14小节上句在主调S_(116)上,从旋律上划句逗,但从和声上来看应该是在准平行下句的第15节强拍上,这样上句在C小调上半终止,同时下句就在C小调上进入,下句同样14小节,句逗终止结构与半终止一样在28小节弱拍上,和声停留在Ⅶ6上进到29小节原位(主调)小主和弦上作全终止,从29小节起好象又是平行复乐段的开始,只不过才4小节就被主部主题以  相似文献   

15.
《激情》是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用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来观照解读格雷斯、尼尔和莫里的行为轨迹,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和情感经历,再次印证了荣格关于分析心理学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种种论断.也就是说,人都是具有双性特质的,兼具男女两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梦"是经典小说《红楼梦》的重要意象,《红楼梦》中的梦意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原型意象,一方面,它受到原始思维神秘互渗律的影响,梦中的景象与现实经验相互渗透;另一方面,梦意象的创造受到神话———经验思维模式的影响,充满着万物有灵的诗性智慧。从原型层面透析小说中的梦意象,便于从人类精神深层结构上解析《红楼梦》中梦意象的神秘图式。  相似文献   

17.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楢山小调考》表现的是古时候日本信州一带贫苦农民中流行的弃老习俗.文中出现的大量小调传承着世代相袭的乡俗、蕴藏着楢山进神的规约.笔者借阿玲和辰平的遭遇反映彼时小人物在生存困境挣扎中的无奈.这对母子在面对弃老这一悲剧宿命时采取了与身边村民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对悲凉命运的坦然面对,更饱含着对亲情的眷恋和不舍.  相似文献   

19.
《野草》作为鲁迅自剖性的文本,承载鲁迅的主体危机感。在《野草》中,鲁迅通过梦境这一情感能量场,凝视和反思矛盾的、多维度的自我,而梦中“梦者——观客”的身份转变,使鲁迅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利,并增加主体“分裂”的可能。鲁迅接受死亡生命向力的指引,在死亡的逼视中洞察爱的内涵。“我梦见”背后是关于死亡和爱情的真理发现,使鲁迅得以抵达更为本真的自我。梦境、死亡和爱情三者相互勾连,显示《野草》的驳杂性。  相似文献   

20.
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是一首三声部复调乐曲,与《d小调前奏曲》合为一首套曲。学习这首乐曲,可以了解到赋格曲作为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并研究在演奏上如何把握好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乐思展开的不同间断性,各个声部相互间起彼伏的进行以及节奏连绵不断,音乐一气呵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