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共同生活,因此,劳动技能素质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里,家长们大包大揽使得孩子们动手机会减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离开了家长便不知所措,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此,我们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因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应怎样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讲”,就是讲解。劳动课上教师主要讲解:学习的内容《做什么);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技能的操作步骤、方法及其要领(怎样做);提出操作练习的目标;制作的质量要求及安全、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做的要求)。对教师讲解的具体要求是: (一)讲解要科学。教师在劳动课上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一些与劳动技能有关的基本劳动知识。对劳动知识的传授要科学无误。目前,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劳动课教学内容简单,都是实际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因此对劳动课的基础知识讲解重视得不够,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劳动素质的培养对当前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影响下,还有不少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甚至个别学校干脆取消劳动课,剩下的仅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扫地抹桌子,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扫地也由雇米的临时工包办了。不仅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少家庭里父母对子女从事劳动的要求也日益降低,甚至不让他们干任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对少年儿童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一项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生产劳动;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现实生活。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延伸到家庭与社会的广阔空间去。一方面,我们注重劳动课教育,把十二本教材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内容分层系统化;另一方面,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学校对其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进行阶段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处于劳动的“被动、主动、经常、创造”这四种层次中的哪一层,要求学生把在校学会的劳动知识技能拿到家庭和社会实践,并把在家中学会的劳动技能拿到学校进行展示交流。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劳动”对他们是一个模糊的概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农村小学的有些教师中,还存在着忽视生产劳动课的倾向。少数同志居然提出:“农村小学的生产劳动课可以停开。”他们的理由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在农村,身在农村,已经掌握了一些生产知识技能,没有必要再搞生产劳动课。”我认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因为,学校开设生产劳动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上的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目前的问  相似文献   

7.
一、优化内容 ,激发兴趣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部动因。实践表明 :教学内容越丰富 ,越贴近学生生活 ,操作性越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培养目标就越容易实现。现行的劳动课课程机制 ,要求各地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 ,自行编写教材 ,自主确定教学内容。这为我们进一步优化劳动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舞台。为此我们要精选那些能切实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良好劳动习惯、便于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 ,以促使学生真正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手工制作…  相似文献   

8.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一、劳动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重复、模仿、有意练习和与坏习惯作斗争等。这些方式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量变到质变、从低…  相似文献   

9.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手工制作或简单工具的使用类的内容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纸条编织——小鹿》一课的,可以把教学过程绘制在投影片上,每一个步骤都展示清楚,学生以前接触这样…  相似文献   

10.
各学校在基础教育的宏观发展上,抓好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基础教育必须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同时,据了解,各校的劳动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逊色的。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今后我们的学校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劳动课教学质量,必须严格进行教学管理。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了劳动课的课堂教学管理。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 去年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指出:“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12.
小学劳动课教学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让学生懂得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同时享受劳动的乐趣。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上做了一些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钻研教材备好课我们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课。对每篇课文都要认真阅读,搞好教材分析:本课有几个知识点?培养哪方面的技能?进行什么思想教育?重点、难点是什么?关键在哪里?经过细心的研究,确定本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以劳动课为阵地,以劳动教材为本,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劳动意识,学会劳动技能.一、钻研大纲,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劳动大纲》要求,小学劳动课的教学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学生爱农、学农、务农的思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在这方面,劳动课责任重大。我校专门详细制定了劳动课教学计划,并明文规定,劳动课以百分制计诈在期中、期末成绩,凡是劳动课平均不及格的班级,不能评为先进班级,凡是劳动课分数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被评为三好生。为丰富劳动课的内容,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编写了乡土教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改变过去就书本论书本,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紧密结合生产劳动的实际讲授知识。我们利用校园空地开辟了“蔬菜园地”、“棉花油菜实验田”、“养鱼池”等劳动课实验基地。凡是劳动课讲授的种植、养殖方面的内容,实验基地里都有。棉花整枝打杈是“棉花生长期的管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光讲书本知识,学生很难分清什么样的枝条是公杈,什么样的枝条是母杈。老师带领学生到“棉花实验田”里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辨一辨,找出区别,然后  相似文献   

15.
王玉欣 《辅导员》2009,(5):46-46
小学劳动课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其热爱劳动;二是让他们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因而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专业性不是很强;对技术的要求上,则主要是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锻炼动手能力,技术性也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16.
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小学中低年级劳动课教学,应遵循《大纲》的要求,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劳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使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当前要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  相似文献   

18.
烙饼的启示     
烙饼的启示陈英六年级的劳动教材内容丰富。每次劳动课之前,学生都兴致勃勃地问我:“明天劳动课带什么东西?”学生这么喜爱劳动课,怎样使他们每上一课都有不同的体会,既学会技能,又更珍惜别人的劳动,真正热爱劳动?这是我在备课时经常考虑的问题。例如.“烙家常饼...  相似文献   

19.
中职语文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性,积极引导学生懂得求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他们打造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劳动课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教育的阵地。那么如何在劳动课中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内容上使学生感到愉快。各省都编有劳动教材,所选内容都是新颖、安用、有趣的,符合少年儿童特点。我们要用好用活这套教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城乡实际情况补充适量的乡土教材,如花炮的制作工艺、禾苗的移栽方法,油菜的收割程序等。这样,学生从劳动课内容上感到亲切、实用,因而产生乐学的念头。二是形式上使学生感到愉快。劳动课的形式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