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铜鼎、铜簋 我区考古工作者1981年在固原县中河乡孔家庄林场发掘了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及车马坑,出土骨、玉、铜、陶等各类器物20余件,贝195枚,蚌500余枚。铜器中有车辖、车軎、銮钤、当卢、车轴饰、马镳、马衔等,其中铜鼎、铜簋尤为珍贵。铜鼎,沿外折,上腹饰带状饕餮纹一周,下腹微鼓,三柱足,柱足上部均饰饕餮纹。通高26、口径21.4、腹深11.6厘米。铜簋,敛口,鼓腹,腹部两侧附半环形兽首耳。折沿,颈部以云雷纹带为底纹,上饰带状兽纹一周,并铸有两个对称的兽头。圈足,耳下部与足间有一凹槽,约2厘米  相似文献   

2.
长治分水岭墓群是长治地区发现的一处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明清的古代遗存地,主要遗存有春秋时期的墓群、车马坑遗址、战国时期的墓葬、汉代的墓葬。该墓地出土了一大批随葬品,主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铁器等,透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长治分水岭墓群是长治地区发现的一处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明清的古代遗存地,主要遗存有春秋时期的墓群、车马坑遗址、战国时期的墓葬、汉代的墓葬。该墓地出土了一大批随葬品,主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铁器等,透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虢国文化的生成机制基本上都蕴含在西周国家政权的产生、发展过程之中。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规制和出土器物,严格的公墓制度、雄浑的青铜礼乐器物、精雕的玉器和阵容庞大的车马坑群,无不充溢着三门峡虢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周人的至上神是“天” ,它来源于西北游牧民族。其论据除已有的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外 ,还有如下三条 :一、周原所出文王时卜辞中有祭“天”的记载。二、“灵台”是周人祭天礼地的建筑 ,在今甘肃省灵台县城内。周人接受“天”神信仰约在季历时代。三、在灵台上祭天礼地的主要是胡巫 ,这喻示了“胡巫”可能是沟通周人与西北游牧民族“天”神信仰的“使者”。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五月,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在固原县中河公社孙家庄林场发现一座西周早期车马坑,并在附近清理了一座中小型的西周早期墓葬,共出土玉器文物四件,骨器12件,陶器一件,铜器二十一件。这批出土文物,填补了宁夏商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41页称管仲改革军制 ,“组成三万人的常备军。”管仲组成的军队是否可以称为“常备军” ?管仲改革中 ,实行“做内政以寄军令”的方针。具体做法是在全部国人 (都邑及附近的周人和其他平民、工商业者 )的 2 1个乡中 ,除工、商各三个乡外 ,在 15个农乡中 ,依据每家出兵一人的原则 ,建立起与军事编制相对应的行政组织。具体以五家为一轨 ,十轨为一里 ,四里为一连 ,十连为一乡。战时一轨五家共出五人组成军队里最小单位伍 ,一里五十家五十人组成军队中一小戎 ,一连二百家二百人组成一卒 ,一乡两千家两千人组成一族 ,五乡共一万人组成一军…  相似文献   

8.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38页中"贝"字甲骨文书写为而表示人民币符号的为"■",本人原以为人民币符号"■",来源于甲骨文,特别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纯粹是历史的巧合。"贝":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有出土发现。商代的卜辞  相似文献   

9.
周朝殷民的身份问题,是史学界讨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一文中对殷民的身份做过说明:“周人把殷覆灭了,把殷族的遗民大批地转化为奴隶。”郭老还引用了《左传》定公四年的一段记载,证明“殷民六族”、“殷民七族”和“怀姓九宗”都是周人的种族奴隶。同时还提到,除这些种族奴隶外,还有大批的顽民,留在洛邑替周人从事生产。特别指出统治阶级对于这些奴隶是拥有生杀大权的。  相似文献   

10.
《左传·鲁文公十六年》记载:“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杜预注,“戎,山夷也.”此说并不可信,此戎应指陆浑戎而非山夷,且山夷一词出现较晚,先秦时期并未出现,杜预明显是用他所处时代的称呼,解释了春秋时期史事.“山夷”原意为台湾土著,此后涵义不断扩大,引申为荆州土著、长江中下游之部族、盗贼、益州山中部族等意.由于戎族已经在战国后期融入华夏族中,后来的“山夷”已不等同于先秦之“戎”.至于错误的原因,笔者推测,在于杜预有过破“山夷”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贝螺传说     
《红领巾》2005,(12)
贝和螺都是靠硬壳来保护自己的软体动物。人们把有两枚壳的称为“贝”,把只有一枚且壳上有旋纹(xuánwén)的叫做“螺”。古代的人们由于贝壳的珍贵(zhēnuì)而称之为“宝贝”。贝与螺,走过了远古,已成传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对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的东周玉器进行了无损科技分析.结果表明: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的玉料具有多样性,根据玉器的用途和出土地点的不同,在用料和制作精细程度上都有区别;通过与相应玉石的理论化学组成相比较并结合少数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殉葬墓出土的装饰用玉如璜、璧、珩、管、牌等大都采用透闪石为原料,个别玉珩是用石英质原料制作而成;而马身上的玉饰片均以玉材质量相对较差的白云母为原料制作而成;此外还发现有水晶管、珠等器物.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也充分体现了便携式分析设备在古代硅酸盐质文物的科技研究与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山文化玉器中玉蚌及玉蚌壳的玉质好、工艺精,让人过目不忘。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泊及溪流等水底的贝类,是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蚌可以在水中的泥沙生活,出水也能生存一段时间,具有旺盛地生命力与繁殖能力。蚌浑身是宝,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隆德县修建商业大楼时,出土了一枚“正堂印”。同出土的还有北宋的“乾德元宝”、“太平通宝”、“淳化元宝”、“成平元宝”、“天禧元宝”、“天圣元宝”、“治平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元符通宝”、“圣宋元宝”等十一种计三十八枚北宋钱币。另有两枚金代金海陵王二年(公元1157年)所铸的“正隆元宝”。这些钱币是从一高达30厘米的储钱罐中倒出的。钱币表面虽有绿锈,但字迹仍清晰可辨。出土的还有小陶俑及宋  相似文献   

15.
殷代和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阶段。奴隶社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划分为统治与被统治两大阶级的开始,因而也就产生了国家制度。为着对内巩固统治,对外进行掠夺,作为国家统治主要力量的武力,自有加强的必要。 在殷代,以首都大邑商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各地区,存在着与之有血缘关系或非血缘关系的无数大小方国。没有坚强的武力,就无法加以统治。周人灭殷而后,以一个人数极少的民族,统治着庞大的殷族和殷的联盟民族,除了经营新都成周,把抵抗最顽强的殷“顽民”,迁到这里予以直接统治外,并且大封同姓诸侯,把整个殷族和其同盟民族,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封鲁公于鲁,予以殷民六族;封康叔于卫,予以殷民七族,“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这就是说,一切人的关系照旧,但必须根据周人的法律办事)。情势如此,除了加强本身和封国的武力外,同样也就无法加以统治。  相似文献   

16.
“贝”是《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称《说文》)第六卷下篇的一个部首.《说文》对“贝”字的说解是:“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段话除了说明“贝”字的意义和造字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概述了在我国“贝”用作古代货币的兴衰历史,是考察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的珍贵资料之一.对于“海介虫”,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介虫之生于海者.”贝是生活于江河湖海并长有坚硬甲壳的软体动物之总称,如蛤、螺、蚌之类.贝在《尚书·禹贡》、《尔雅·释鱼》等上古典籍中屡见记载.  相似文献   

17.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她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1976年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其中出土玉器755件,是玉器出土最…  相似文献   

18.
半环陇山的戎族青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及毗邻区域,生活着“西戎八部”和其它大大小小的戎族部落,它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即“戎族青铜文化”。该文化归属于“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但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既受到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传播冲击,又汲取了关中地区秦人及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9.
皖江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就非常丰富,遗址数量多,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陶器,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仪式用具"。仪式用品的出土可以反映出皖江地区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贫富分化以及原始宗教礼制盛行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古申汇考     
申的活动,见诸于史册,仅在有周一代,本文提出商代即有“晋申”之说,其最早起源于山西洪赵一带,在族属上属于熟羌的一支。大约在王季时代,投奔了周人,居于陕西周原之西的风翔,替周人御边,故称“西申”。申与周人长期联姻,西申即为平王母族,故平王所奔之申为西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