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散文界的一个"异类人物",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以其对"人畜共居"的乡村生活的独特思考,以及诗意化的艺术表达,给了读者全新的"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刘亮程散文创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生命的关注。刘亮程的散文描写的都是乡村中最普通的一些场景与事物,它们是作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作者的笔下都具有感情与灵性。他的散文是体验式的,充满着一个生命对所有生命的感悟、理解和对话。第二,对家园的寻找。在刘亮程的笔下,许多事情都发生在一个叫黄沙梁的地方,这个村庄不是一个真实的村庄,而是作家内心艺术化的村庄,是作家的一种生存心境,或者说精神家园。他的写作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与捍卫。第三,风格上的卓然一家。刘亮程的散文与宏大、浮华、人工的"流行文本"保持着距离,标举了一种朴素的美学立场。他用感性、平易而优美的笔调,汲取日常琐碎的细节和情感体验,形成了一种朴素而隽永、平易而丰厚、诚挚而大气的个性风格。从艺术上看,刘亮程的散文缘事联想,缘事抒怀,于"随便"和"散漫"中营造着艺术美感,酝酿出自然丰厚的优美意境。他的作品大量巧用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法,融情感和哲思于物象之中。语言素淡、明澈,隐忍中藏着大气,朴素中蕴涵哲理,粗粝拙朴却又充满生机。刘亮程的散文为我们所熟悉的有《狗这一辈子》《人畜共居的村庄》《逃跑的马》《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城市牛哞》等。本期我们选载了他的《炊烟是村庄的根》,这篇作品通过对炊烟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无限眷念和浪漫想象。  相似文献   

2.
李:刘亮程的散文是难读的散文,是读起来有点"隔"的散文,然而又不能不承认,是无比美的散文,是美得让人无法逼近无法抗拒的散文.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刘亮程?我觉得这位老师选择的突破口非常好,"读出我们自己",这便是通向文本深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天涯》杂志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以来,刘亮程散文经历了一个由"一夜成名"并红极一时到逐渐冷却的过程,但刘亮程散文的研究却逐年深入。本文就1999年—2008年这十年来笔者所能找到的关于刘亮程的研究论文从内涵研究、内容题材研究、语言风格研究、创作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对近年来才出现的刘亮程小说的研究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亮程在他的散文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作品中的村庄是他进入世界的独特方式。在他的散文中,表现了他对命运的无时不在的关注,这使他的散文到达了一个较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来,伴随着刘亮程由最初的"一夜成名"到今天的"销声匿迹",刘亮程研究逐步深入和发展,但刘亮程及其散文的意义人们关注的却很少。本文以为,刘亮程的意义在其艺术创作生活中的"进入",这种"进入"有其艰难性,但同时刘亮程也给出了一些"进入"的途径,而这种"进入"的本质实为艺术创作的终极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家刘亮程有多篇散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就有两篇,即《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他的作品《柴禾》还被选人高考试卷。刘亮程的散文理解难度很大,几遍读下来仍然不懂的大有人在。我们有些教师,仪凭读几遍课文,  相似文献   

7.
刘亮程的散文呈现了一个生命、乡土和历史意识缺失的文化语境,但可贵的是它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精神的安慰,一种灵魂的呼唤。透过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我们看到了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在执着而孤独地追寻生存、活着的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文本,试着探析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当代散文,令人啧啧赞叹的作品灿如群星。但是令人击节叹赏,又久久回味,久久深思,久久体验,久久出新,甚而久久融于生命的散文则不多见。《我与地坛》(史铁生)、《寒风吹彻》(刘亮程)等佳作可谓其中珍品。是什么魅力能让一篇文章萦饶于我们的生活,回响在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刘亮程:您的散文书稿《海底的珍珠》放置在我这已有些时日,其中个别篇章我也曾反复阅读,觉得意犹未尽,又读了您的中短篇小说集《蝴蝶时代》。那么在维吾尔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阿拉提·阿斯木:早期散文与诗歌相互混杂.形成了散文诗,这类作品大多描写人生智慧。其实,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可以归人散文。但并没有。比如,诗歌中的引子和一些评论性的文章。相对于汉语文学,在维吾尔文学中,散文始终处于边缘文体。现代散文差不多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正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李俊 《成才之路》2009,(21):61-61
刘亮程是近年来逐渐被我们所熟悉的一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几乎都在叙说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庄。题材的范围看起来似乎很小。但是文章却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哲学,语言也十分朴素、干练。他被誉为。九十年代的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自己曾说:“我相信在任何一件事物上都有可能找到整个世界,就像在一滴水中看见大海。”我们可以跟随他从一个村庄来看整个世界。下面。我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刘亮程的散文。  相似文献   

11.
刘亮程的散文是日常生活与生存观念相似交融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解读刘亮程的散文对于新世纪散文的创作及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收录了刘亮程的散文《寒风吹彻》。林贤治曾赞誉其作品"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选文秉承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着眼于寻常生活场景,以质朴的文字和诗性的叙述,深刻诠释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个体的生存方式。在此,笔者试从文本呈现的生命色彩入手,解读其中蕴含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3.
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自己的感情以及对村庄的热爱。虽然写的是一个人的村庄,但也包含了他所有的感情。与其说刘亮程写的是村庄,不如说是他用在村庄中的感受与视野,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刘亮程为我们展现了现代文明中精神的匮乏,告诉我们乡村文学也是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刘亮程散文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关系 ,以清新的语言 ,朴素醇厚的对话方式 ,贯穿于作品始终的独特的个性话语 ,诗文并用 ,自在地用个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念 ,真正体现了散文作为生命在自然状态下的新鲜果实。  相似文献   

15.
正《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的"乡关何处"板块。作者刘亮程以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展示时间、空间和存在等乡村哲学。教学该文,首先必须辨析其中的哲理逻辑。一、这算回到家了吗?"只几十年工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但这是"我早知道"的,"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这也是谁都知道的。很明显,"我"回到的是"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1,(17):11-13
[顶级亮相]"乡村哲学家"刘亮程刘亮程本是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的普通农民。那个村庄叫黄沙梁。刘亮程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几乎都是写黄沙梁,也是在黄沙梁写的。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刘亮程以精准而柔软的笔触,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  相似文献   

17.
《阿勒泰的角落》的腰封上,是包括王安忆、陈村、李敬泽、刘亮程等在内的二十多位文坛大腕的鼎力推荐,他们在上海为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疆青年作家李娟召开了一场作品研讨会,盛赞其作品为"天籁之音",更有陈村推荐语"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来的"……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介绍此书,节目最后一句是"李娟,是我今年最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0月17日,作家刘亮程走进江苏省天一中学"名人课堂",为天一学子带来了一场文学盛宴。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其作品《一个人的村庄》《虚土》《捎话》等蜚声文坛。讲座开始前,天一全体师生齐声朗读刘亮程的代表作《今生今世的证据》中的经典文字,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让他十分感动。随后,他以"文学是做梦  相似文献   

19.
书虫俱乐部     
“洋葱头”是啥滋味儿,你想知道吗?那就打开这套《“洋葱头”美文丛书》吧,去品味一下国内文坛四大名腕周涛、毕淑敏、王小妮、刘亮程为我们少年朋友奉献的精美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20.
观当代散文,令人啧啧赞叹的作品灿如群星。但是令人击节叹赏,又久久回味,久久深思,久久体验,久久出新,甚而久久融于生命的散文则不多见。《我与地坛》(史铁生)、《寒风吹彻》(刘亮程)等佳作可谓其中珍品。是什么魅力能让一篇文章萦饶于我们的生活,回响在我们的生命?本文试图由《寒风吹彻》浅谈散文语言内涵的“三位一体”,妥当与否,还请赐教。林非先生认为散文的语言“最好都应该具有流畅、单纯、洁净的美质,并且还能够清澈见底,发现载动它一泻千里或涓涓流淌的力量,这正是易于引起广大读者共鸣的情致和感情的力量”。(林非《散文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