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本期关于“乡村教育”的独家策划,我们整整酝酿了两年。 当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迁。伴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脚步,乡村的处境也变得愈来愈不尴不尬:一方面,村里的人爻要有一点办法和可能,总是想着“逃离”;另一方面,城里的人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总是将乡村作为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  相似文献   

2.
吕伟超 《师道》2010,(9):52-53
中国古代乡村生活,无论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自然恬净,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生意盎然,总是被反复描绘成“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的田园牧歌式景致,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也不断在水气氤氲的宣纸上,渲染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难以尽言的乡村生活的无限情丝。  相似文献   

3.
谭西 《师道》2005,(5):8-9
每一个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的孩子,都难以忘记,共和国最贫瘠的土壤上,生存着一群不为人关注的乡村教师但正是他们.点亮了乡村孩子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一位乡村教育的践行者,80多年前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为教育奔走呐喊,他评价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养的人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汤勇 《生活教育》2016,(5):5-10
乡村,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经历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刷,她依然质朴得那样炫目,依然是远乡游子无法割舍的乡愁。青山依旧,太多乡村儿女的离开,仿佛带走了美丽乡村的灵魂。乡村的孩子,被奔向城市的父母留在了青山绿水间,从此他们便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梦想依旧,挂在眼角的,多是挥之不去的淡淡忧思。乡村教育,在城镇化大潮中如何挺起脊梁?当人们为中国乡村的改变、为乡村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广东教育》2014,(3):19
正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不禁深思,中国乡村教育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阻碍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乡村学校的出路在哪里。社会的集体喧嚣和整体浮躁,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多有抬头。不少人对中国乡村教育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在国家政权力量的推动下,新教育进入乡村社会,由此开始了中国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新教育严重冲击了以私塾为主体的传统教育,绕乱了乡民的日常生活,引起了乡村教育利益的大变动。围绕着新教育,乡村社会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这使得新教育长期无法得到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乡村教育发展乏力。乡村教育冲突还导致乡村文化断裂,乡村社会整合能力严重下降,乡村社会危机加剧。清末乡村教育的转型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和质疑,引发了人们关于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方向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事实和特征,对现行乡村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阐述了全球化与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建立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长民主选举制、“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的乡村教育人、财、事的管理体制,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下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降低中国乡村教育风险和强化现实依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借助“阶序”理论,厘清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序关系,反思并解决其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步骤。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序,主要表现为关系阶序、位置阶序和价值阶序等。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人的现代化模糊、教育生态现代化摇摆、要素关系阶序震荡等关键问题。因此,亟须从重塑人的现代化价值、重构乡村教育序列和重行乡村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充足的动力和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何茜  顾静 《教育研究》2022,43(2):44-56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乡村振兴的人才根基。中国共产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百年历程,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始终保持教育与国家、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等因素协调统一的逻辑机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创造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经验。建党百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教育政策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育人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思想,立足乡村教育的现实国情,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展望新的起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加快教育城乡协同发展,点燃乡村文化自信之光。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和兜底作用。纵观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笔者对乡村教育充满了四种情感。一、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充满敬仰之情谈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立马让人想起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等乡村教育的先驱者。他们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开展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以开启民智、提升民生、教化民风为志向,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近年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常焦灼地拷问着中国教育,也拷问着所有真正具有教育情怀的人,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谁都知道,这个疑问隐含着的问题便是:我们的学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病在哪里?于是,破解曰:让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明白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4.
能够到前元庄参观,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一起来到山西吕梁前元庄,原因就是陶先生说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我们需要探讨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林芝怿 《红领巾》2014,(7):90-91
春天的乡村总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三月,我又回到了老家新津。一到新津郊外的老家,我就和妹妹在田间地头疯跑了起来。正玩得高兴,突然有个人拉着我的手扯了扯。哇!是谁啊!吓得我喊了一嗓子。原来是爷爷,他神秘兮兮地说:“小铃铛,我带你们姐俩去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干不干?”还没等我同意,爷爷拉着我们就走。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而后有晓庄响彻中华;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给人的感觉总是春光明媚,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一切令人神清气爽,景色宜人,使人陶醉。我来到乡村,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城市所没有的独特的风土人情,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有的是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与夜晚在天空中闪烁着的数不清的星星。我骑着自行车,在乡村的田野小路上自由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夜曲生活在城里的人,对乡村的夜色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只要你踏着田头的小路,步入乡村,独自漫步,那倒真要被陶醉的……若去乡村寻觅那杨柳掩映的柏油马路;或寻觅那豪华阔气的楼台亭阁;或寻觅那耀眼迷人的霓虹灯;或寻觅那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那一定会失  相似文献   

19.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逐步确立了以"乡村教育"为特色建设的文化主线,通过营造诗意校园,培育气质儒雅的乡村人;巧手编织梦想,培育开拓创新的乡村人;依托传统体育,培育身心健康的乡村人;开展综合实践,培育热爱家乡的乡村人。  相似文献   

20.
卓慧珺 《甘肃教育》2014,(17):97-97
正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