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们正在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实验.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漫长而坎坷,如何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是几代人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运动形式的考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三段式"盘旋运动规律.据此规律进一步论证了当代文化建设对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性以及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所应有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举措,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探索拓宽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大道,回应了当时国内外甚嚣尘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历史终结之声,为之后打破资本主义现代化先发国家主导的旧经济利益格局和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浇筑了坚实基础,虽然新时代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但在此期间迸发的许多思想在现在看来...  相似文献   

3.
一场旨在自立、自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回合)的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完成它的历史进程的.由于洋务派主张对中西两种文化拼合,主张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的伦理纲常加上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这就使"中体西用"这个历史的命题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它是作为近代文化的过渡环节而存在,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中国现代的进程起着不可忽略的消极作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5.
麦天枢提出,现代化就是"西化",中国要建立"现代国家"、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是依靠"妥协"实现的.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不是依靠"妥协",其发展更不是因为"妥协".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对内不妥协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对外不妥协地侵略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建立霸权国家和殖民体系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中国不可能也不能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理论家阿多诺一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持批判态度。在他看来,"文化工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极权统治的代名词,扮演着"社会水泥"的角色。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尚未揭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未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文化工业"批判遮蔽了工具理性的积极价值;"文化工业"批判无视大众主体性等。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需要进一步反思、批判阿多诺"文化工业"的思想,并以之为镜去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重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君劢的《立国之道》是一部回应时代变局和中国问题的反思之作。它结合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以"自由"与"权力"之平衡立论,对民族主义与阶级政治、民主政治与威权政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提出了一个超越左右翼的现代中国的建国方案,堪称一部大时代的大思想著作。  相似文献   

9.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告别革命"的谬误 记者叶帆、朱佩娴(人民日报社)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龚书铎教授,形成<告别了革命就能实现现代化吗?--龚书铎教授谈为什么中国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一文,文章指出有些人认为革命是破坏性的,是某些人情绪化的"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近代中国不应该革命;如果"告别革命",当上几百年殖民地,中国早就现代化了.这些观点,归根结底就是认为中国不应该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应该依附于西方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过 "中体西用"发展观、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观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观指导下晚清政府所主持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中植入了最根本的现代化因素.严复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翻译、介绍西方现代思想,成为"西学第一人".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发展不仅是器物,即经济层面的,还应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是社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初步尝试.新中国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又大起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寻求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苏联经典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二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最新成果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立人”是鲁迅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终极思路。在世纪末的时空视点上 ,回顾思索鲁迅“立人”思路在中国近代诸救亡方案中的超越性、“立人”与“立国”的内在逻辑、“立人”作为中国现代化终极方案的文化人类学价值、“立人”与国民性批判的内在关系等问题 ,对于仍在苦苦谋求现代生存的当代国人 ,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惊醒了沉睡中的古老民族争睁眼看世界,带来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加速了旧制度的灭亡,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另一方面,列强武力侵略的野蛮行为、奴化意识、强取豪夺和对封建主义的支持保护,却又大大削弱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动力,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阻力。  相似文献   

14.
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通过人民革命,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建设过程中,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的"跨越峡谷"理论第一次指明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列宁关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革命领导权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指引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第一步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市场经济思想、科教兴国战略和自主发展原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必将指引中国实现第二步目标,从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初创时的艰难历程,印证了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防御型特征制约了铁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是要不要建铁路,二是中国早期铁路功能偏重国防。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因素阻碍铁路建设,长期争论使中国错过发展铁路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新时期的两制关系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并进行了实践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17.
以革命史的范式揭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根据,遭到了挑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其历史根据:现代化的全球性和不可避免性,使新中国无法脱离世界现代化潮流这一世界历史运动的主旋律;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伟大成就与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新中国唯一自觉的选择;现实的阻碍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扩张的反现代化力量的存在,使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根据的现代化分析,有助于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是江泽民在中央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启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在对现代化的认识问题上,经历了个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的过程,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从文化、制度到器物,再到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生前根本没有正式使用过“卡夫丁峡谷”一词,这个词也不能正确表达他的思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意思是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俄国农村公社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但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人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跨越理论”或者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也无法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是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此相反,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否定了“跨越论”,而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缩短阶段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互证。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互相补充”的思想,找到了首先胜利的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没有得到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帮助下,获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