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清晰地指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是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打造个性化阅读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内容,有效指导阅读,开展阅读竞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真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因此,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采用以下方法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4.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最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反思的能力,并使他们的个性获得最优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个性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语文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并获得新知,唯有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到快乐,才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以此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丽 《学周刊C版》2013,(4):158-15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阅读教学愈发关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让阅读真  相似文献   

8.
黄仰涛 《教学随笔》2014,(10):20147+147
阅读教学是语文核心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与形成也离不开阅读涵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需要培养他们阅读中的思考质疑、分析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个性阅读、创新阅读,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收获。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中生有一定认知能力,思维也特别活跃,对待阅读有个性化认知。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从创设教学情境开始,进行有效引导,启动学生思维引擎,采用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并从情感体验中获得个性感知,形成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着。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更新阅读教学的观念.还要让这种新观念真正走进阅读教学.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陈明财 《教师》2014,(21):107-10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  相似文献   

12.
马群芳 《考试周刊》2014,(70):46-46
阅读需要学生主体性参与,成为个人行为的语文学习与素养提升手段,学生语言基础、技能是需要不断积累和训练提升的,联系生活体验进行阅读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和学习兴趣、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本文就体验阅读开展的必要性与途径做探讨,以期能够让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和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足学生的阅读时间,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唤起学生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个性化阅读教学一定会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在激发阅读兴趣、尊重独特体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上下工夫,从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引领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自我体验、自我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把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效地结合起来。情感观照,让体验伴随教学;个性解读,让体验拓展教学;问题引路,让体验提升教学。这三方面的尝试,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阅读,在阅读中体验。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对客体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学习者张扬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朱陈琦 《现代语文》2014,(3):149-150
中职语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全新的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个性应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怎样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并通过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呢?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先从读、思、议、品、评中进入阅读情境,再以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促进自己生动活泼发展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个性阅读落到实处,就要让课堂有互动、有质疑、有争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个性的思考、有个性化的表达,才能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获得阅读的深入与个性阅读与解读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