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了贯彻新的课程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并尝试习作的愉悦,轻松快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我着重采取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跨进习作的大门,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适当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才能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但是在农村,很多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不够重视,经常跨越了段的训练,要求过高,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作文有这样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如何在起步阶段正确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习作教学确实有了一些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习作内容的丰富性与习作评价都有了明显转变。但是,认真审视我们的习作课堂,不难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理念简单理解或片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此,我觉得中年级习作教学要做到重观察、重积累、重体验、重指导、重激励,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尝试。  相似文献   

7.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首要任务。在这一作文起步阶段,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和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对习作心存畏惧心理;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写起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无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讲究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为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学校的学生怕写习作,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好小学三年级习作起步。这个年级习作基础打不好,导致中高年级写作水平低。因而,重视抓好农村小学生习作起步的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写作要求] 假如你是《中学生英文报》的小记者,请根据一次火灾的采访调查记录(见下表),以A ForestFire为题给该报写一篇简讯,警示人们要加强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1—2年级)";"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我们从"有兴趣""乐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乐"等词中,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新理念是:“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这一要求明确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李大忠 《新高考》2004,(10):39-39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明确提出了习作指导应从生活入手。学生习作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学时,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是把学生在生活中目之所及、心之所感,轻松愉快地诉诸笔端,让那情与景、人与事,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季节轮回,心灵的感受与畅想,涓涓流淌于字里行间,与人分享。整个过程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共鸣的心理需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兴趣,点燃习作的热情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学生习作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写的境界,就能以写为乐,苦中作乐。1.不做限制,敞开心扉,培养习作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笔者认为,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可以表述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就阅读和写作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张琳  焦明 《山东教育》2010,(1):52-54
引领学生在习作中感受生命的真谛,体验生命的幸福,培植珍爱生命的素养,是近期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领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分析这段表述,对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以及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