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能通过思维的创造性和建模能力来运用数学知识,通过问题的现象看到实质,把实际问题看成数学问题中的一个模型,利用解决数学的各种方法使实际问题获得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不仅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按照数学思想的类型分成一个个模块,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通过对建模思想的认真探索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不畏艰难的意志和要学好数学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数学模型,就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数学语言,概括地、近似地表示出的一种数学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借助于数学概念、符号刻画出来的某种系统的纯数学关系结构。数学建模,就是设计并对数学模型求解检验的过程,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就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情景的创设要与社会生活实际、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可操作,以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从而促使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问题解决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对所研究的系统所作的一种数学抽象,它摒弃了一切非本质的属性,刻画出该系统中一些主要因素的关系和  相似文献   

5.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九年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过程,从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的意识,培养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强化数学建模意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是很有  相似文献   

7.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  相似文献   

8.
李树臣 《山东教育》2012,(26):44-4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标准》修订小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反复强调: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模型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老师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一、数学建模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陈元云 《山东教育》2012,(Z5):78-8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情况看,数学建模已成为中学数学学习的必须目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数学建模既是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好数学建模,能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应用题的内涵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引领学生投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11.
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可把实际问题进行抽象与简化,其关键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抓住其本质,联想相应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表达式,并运用其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具体来看,初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模型是联系客观世界与数学的桥梁,是数学创造与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指将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研究结果的解释,使实际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标准》修订小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反复强调: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应用能力强,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模型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老师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1数学建模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1.1数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仔细研究《标准》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及"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可以发现,这些内容中的绝大部分本身就是一个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李树臣 《山东教育》2011,(Z5):54-5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在多处谈及"数学建模"的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将"数学建模"纳入到课程内容中。数学建模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可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教学中也不重视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的实质就是,利用学过的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谈谈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模型解题现实生活中,平行光照射不同物体形成了不同影长,这些物高与其影长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相似三角形"知识将为我们  相似文献   

16.
蔺丽娟 《山东教育》2013,(Z2):80-82
建立数学模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的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相似文献   

17.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不断建模,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季彩萍 《考试周刊》2013,(12):49-50
<正>《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把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尤为重要。一、读活教材,实现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思想双重设计。想要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老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建模意识。这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综合实  相似文献   

20.
陈琳 《教育》2013,(15):54-5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明确指出: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维",并具体解释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