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敏 《小学教学研究》2012,(31):17-18,2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分别从"杰出的诗人""伟大的领袖""慈爱的父亲""密切联系群众的主席"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全面地展现了毛主席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此类"红色经典课文"文本内涵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感人至深。但常因人文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又太过遥远,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要体现生活与课堂、自主与引导、生成与预设、超越与守本四大理念。今天的孩子,哪怕是农村孩子,也没有见过碾米,因此课前要引导孩子去查阅资料做些生活准备;课文其他内容较浅显,应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理解;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重点还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以小写大、以平凡写伟大的写作方法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质的课文。翻开当前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依然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红色经典课文。据初步统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共有27篇,如《吃水不忘打井人》、《毛主席在花山》、《王二小》……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就课文阅读来说,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和两篇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交叉编排。这样,先精读一篇,然后按照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再略读一篇。外在地看,这是阅读学习方式的变化,使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亦可称之为表现“理想”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文章或描叙了理想的社会模式,传达一种憧憬;或吟咏理想的人格,抒写一种追求。文章凝练而又隽永,读来颊齿生香。学习本单元,要养成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反复  相似文献   

6.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主题展开。《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包含深刻哲理,表达颇具匠心,材料安排特色鲜明,寄寓崇高的情思和深邃的哲理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8.
9.
本设计尝试以日记入手,去网罗,去定格生活中的小镜头,继而引导学生交流、提炼、过滤选择各自习作的素材,解决学生在习作中的一大问题:写什么?过程中以学生发表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范文,聚集、探讨习作方法,突破学生怎么写的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次作文设计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激励全体学生自由倾吐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富有个性的优秀作文;真正实现学生作文选材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和表达的个性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途中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语文是感性的,一切语言文字的自然组合所构建的文本,皆为心语,皆为诗语,都是通往作者心灵深处的一级级阶梯。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和记忆的心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谈谈专题单元背景下的文本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相似文献   

15.
正现行人教版教材,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安排课文和习作,读写之间有一些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精神。但由于"阅读本位论"对语文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根据教材体例确定的教学目标明显地偏重于阅读,使写作训练明显不成体系,无法落实到课文的教学中。这样,就造成了读与写无法均衡互补、融为一体。潘新和教授提出了"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重点突出探究学习是本课设计的重要思想。把自主阅读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本组的五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朗朗上口的韵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童真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特别易于被学生接受。古诗《静夜思》则借助对月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8.
【单元导读】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一幅有形有色的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罗彩霞 《教师》2012,(7):78-79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而说明文的教学往往易发生偏差,它常常弥漫着浓浓的科普味,丧失语文教学的本真。其实说明文的教学应包含语文阅读教学的所有元素,无论是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还是揣摩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使孩子们了解了秋天的景、秋天的人、秋天的事,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与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