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影 《教师》2012,(10):58-5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诗文有境,有境者,情景交融。化学课亦有境,有境者,师、生,理三位一体,融合无问,课堂呈浑然一体之势。精妙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遣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苦学”变为“乐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的“遣境”设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散文阅读要探求语言,由语言入手去分析其情感。但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蕴含情思的人、事、物境。了解作者是读懂作品的关键。归有光一生"悲"境,正蕴造了他的"悲"情一文——《项脊轩志》。  相似文献   

4.
对于诗歌中的境或景的认识,中国古代诗论历来有所不同,可大致分为造境论与实境论两种。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一般规律出发,对诗歌创作中的造境现象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的造境理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体验,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一些具体的场景和氛围,这就是造境。适度的造境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徐敏 《培训与研究》2004,21(1):24-2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造境”、“写境”与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出的文艺理论的四种类型有诸多类似之处。“写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摹仿说,“造境”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表现说。二者在理论表述上的差异。大概来自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散文是极富张力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方面因为其形式的自由灵活、少有规矩而呈现出创作技法上的无限丰富性:男一方面又因为其内容的无限宽泛、无所不及而表现出主旨意义的无比复杂性。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散文特别好写,只要是来自生活的任何感悟,  相似文献   

8.
“命题”是教师和教研员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负有梳理、巩固知识的使命,还兼有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检测、诊断功能。因此,“命题”的过程就是一次“大备课”,尽管我们精心做出了方方面面的“预设”,但一旦走进课堂(考场),“遭遇”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生成”。下面撷取几例,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CAI多媒体课件声、光、电、形、色、图的神奇配合,可有效创设意境、语境、情境和理境,为学生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有效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杨琳 《教育艺术》2008,(1):33-33
唐诗和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最为辉煌的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因此,对诗词的鉴赏就成为我们继承传统灿烂文化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就必须先弄清楚诗歌中常见的“虚”“实”的问题。笔者对诗歌情有独钟,现就一点诗词鉴赏的感悟谈出来。与爱好诗词和想鉴赏、玩味诗歌的朋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造境与悬拟     
林作主 《现代语文》2008,(6):117-118
悬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段,但绝非"凭空想象"那么简单.它对王国维的"造境"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运用悬拟手法可以更好地解读古诗.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人生经历丰富,作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通过借景抒情、缘情取景,婉曲层深法,雅俗相间等造境手法,把词打造得境界多样.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造境”;但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作的解读,特别容易陷入概念化、符号化解读的泥潭中。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曾经引用朱熹之言批评一种不良的读书态度:“曾见有人说《诗》,问他《关雎》篇,于其训诂名物全未晓,便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如一次丰富多彩的旅行,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还应给学生以很好地陶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业务水平,善于点燃思维,激发想象,营造和谐、美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创设活泼、灵动的教学情境。也即,要善于“课堂造境”。  相似文献   

15.
在良好的心境中,有创作冲动而完成的作品都会更完美些,自然也容易获得心境畅快表述后的一种愉悦。因而,画画时我总是先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放松,甚至达到散漫的状态,让思绪飘游起来,并游得自在惬意。在这飘游的思绪中画画的欲望也  相似文献   

16.
李贺是中唐独具特色的诗人,他善于在诗歌创作中借助色彩描写表现他那丰富复杂,抑郁苦闷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幽冷凄艳、光怪陆离的诗境,来寄托他的幽愤和不平。文章对这一艺术特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一、命题的意义 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它并不是数学所独有,凡属于判断某件事情正确的或错误的语句都是命题,命题的首要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明确的判断性,其次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歌语言的造境艺术,可简要归结为因言成象,立象尽意。汉语言文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在与事物的意义的结合过程中,就成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有方式。汉语词自身具有象征意义,诗人着意点染,铺展出人与世界相互关照的生动形象。物象与心境交融,构成了主客观彼此辉映的诗歌审美境界,获得言词之外的丰富意蕴。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从而超越汉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是中国诗歌语言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某全国性大规模考试出过一道选择题,问我国最早实行郡县制的是春秋战国中的哪一国?标准答案定为秦国。命题依据是:当时的中学课本在讲秦国的时候才出现郡县制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源头活水,如果能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不同的眼光发现问题,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探究,那我们的课堂无疑又多了一分乐趣,多了一分活力,多了一分亮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