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势"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研究"势"并把"势"的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把握大势,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态势,我们要做好乘"势"和造"势"工作。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在融合传统拳术、传统兵学、传统哲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技击思想体系,特别是《孙子兵法》对太极拳技击行为影响巨大。从兵学视角对太极拳技击中的"形"与"势"两大核心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太极拳技击之"形"包括上善若水、避实击虚、巧计动敌三个方面,"势"包括气势、形势、虚势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两大技击核心思想的分析,可以将更多的兵学研究成果更好地融入拳法技击中,不断丰富太极拳技击体系,也可为中华武学与中华兵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势”域中的孙子兵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孙子兵法》文本置于中国哲学史的语境中进行重新考察,从中国道论出发,把"势"作为孙子哲学的理论起点和中心范畴进行探讨,"势"是"道"的具体显现,是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势态和境域。通过对"体势"、"用势"的分析,将"势"与"道"、"胜"、"知"、"谋"、"虚实"、"奇正"等哲学范畴及各种命题联系起来,构建"势"域中的孙子哲学。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效果,就要善于“审时度势——明势”,“以势生威——蓄势”,“因势利导——驾势”。  相似文献   

5.
论书法中的“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史上最早出现"势"这个概念是在秦汉时期,此后,历代书法家对书势的审美意蕴不断有所阐扬,保持着认识上的基本一致,进行着渐进的、补充式的充实,只不过没有给"势"以明确的定义。笔者以为,"势"依"形"而现在,无"形"则无"势",书法的文本在"形势"的作用中获得感性的生命存在;"势"通过"纵横化"得以体现,这种"横变纵化"其实是力的变化,是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化;"气"是"势"的根本性存在,作为书法中因素,"气"表现在书法创作与书法形象中,就是作品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态风韵、精神气质。之所以说书法之势内涵广大,又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书法之势的全息性质和蕴涵的模糊之美。所以,"势"既是力与力的趋向,又是形,还是气,是它们相化合的真实存在,"势"通过"形"而得以观瞻,"气"则是其内在的生命依存。"势"是一个有虚有实的复质的客观存在,在不同的情形下给人的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6.
“势”的思想古来有之,并且渗透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古典文论中。纵观关于“势”的各种观点和思想,可见“势”与艺术创作的种种关联。本文就是对这一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探讨,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尚清"审美趣味的视角,观照永子审美价值,探寻永子"尚清"审美倾向。永子的"尚清"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具体表现为自然、淡雅与含蓄;永子"尚清"的产生源于中华传统农业文明下的"天清"观念和"人清"追求;由永子"尚清"生发出的生态理念与和谐观念,不仅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也为今后保山关于永子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势"的字形上考察其内涵,"势"可以被理解为客观的能预知未来的力。通过考察中国古人对"势"的使用,发现"势"多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应用。而在《新理学》中,冯友兰打破这一界限,将"势"作为构成人为之实际事物的一大要素,从而赋予以生成论上的意义。宋明理学认为理气结合便能形成实际事物,冯友兰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其批判性表现为理气结合只是生成实际之有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其间还有"势"的作用,同时人为因素也不可缺少,这就将原来的理气二元转变为理气势X(人为因素)四元,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势"本身的特点,在认识论层面上,沟通了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从生成实际之有的角度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和了理气内部冲突,从而更好地阐释了事物之成。  相似文献   

9.
"势"(energy)与"语势"(energy in language/energy of language)是研究庞德翻译理论的重要概念。庞德通晓十几种外语,试图通过大量的诗歌翻译为英诗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势,力图改变维多利亚时期抑扬格五音步抽象说教的诗风。因此,庞德采取了"解释性翻译"和"原文写作"(亦"创作新诗")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浸入原诗氛围及诗人"情绪",极力移植"强烈的情感"。"势,即情寓于形"的观点使庞德在翻译中通过音象、形象及义象等"有机形式"或"内容派生"取势。他在翻译中强调"创新",强调声音、节奏、措辞、词语并置及位移。  相似文献   

10.
"造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智者用于描述世界万物成长过程的核心概念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西安交通大学的李德昌教授基于老子势的思想创造了研究势的产生和运行机制的势科学。基于势科学探讨谈判机制,通过谈判四阶段模型研究谈判的势科学规律,以期为谈判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要想了解书法之"势",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势。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兵势篇》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何为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见图1示意:从"势"的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球、A1球是静止的,但站在下面的人也能感觉到它  相似文献   

12.
"势",是中国古代书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论书以势为先。通过对历代书论中"势"的梳理可以看出"势"主要是指法度、力度、速度、趋向。"势"在中国古代书法中不仅表现在用笔中、结字中,也表现在书法审美欣赏之中。考察"书势"、"笔势"、"形势""体势"在书法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研究、探索中国书法文化。书法家要创作出得"势"的作品,必须要理解和掌握"势"的概念,书写者要注重字形之外的神韵、骨力等笔势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以保山学院校园为区域,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的传播,提倡构建具有符号互换、仪式共享、环境生态、人本传递为文化观念树立与方法技术特征的保山学院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将高校校园文化的区域聚合优势和网络聚合效应相结合,以切实夯实保山学院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与网络亚文化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冯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192-193
本文论述了结合山水画创作从绘画理论与绘画实践方法出发,来具体论述了东北地区长白山地域风格山水画将如何创作,在绘画理论中"势"与"质"的阐述基础上加以总结,并从具体绘画创作实践经验中归纳创作方法,为今后的山水画创作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依据,依靠"势"与"质"的有机配合,形成统观全局,独特丰满的艺术张力,使山水画创作中"势"与"质"充分发挥在长白山地域山水画创作上。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号角声中,A股市值发生了以"喜新厌旧"为特点的结构性巨变,在改革与转型的逻辑下,新兴产业大败传统行业。只有御风而行,才能扶摇直上,而广州市创势翔投资有限公司无疑就是站在时代潮头的王者。在弱市的背景下,创势翔去年的业绩却屡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20日,创势翔旗下产品"粤财信托—创势翔1号"以125.55%的收益率问鼎年度私募冠军宝座,昔日私募一哥徐翔执掌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高校活力之源头,是构成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保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保山学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建设途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采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形成创业教育非课程体系,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系列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重要形式。本研究以保山学院"青年创业协会"就业创业活动开展为切入点,通过对保山学院学生就业创业认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软件等工具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文心雕龙·定势》篇是历来"龙学"研究中争议较多的篇章之一。在"势"的内涵方面,学术界的认识实际上并不统一甚至是各有秉持,相互之间又有交叉缠绕之处。本文立足于当前"龙学"研究之现状,对"势"的内涵进行探讨。黄侃,结合"为文之术"论"势",从文字考证的角度出发,追溯"势"之本义为"标准"、"法度",范文澜、郭绍虞也认同此看法,此后追随者甚多,先后有詹锳、周振甫、寇效信等前辈论"势"为"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势科学理论,世间万物正是利用对称性生产和建构了最大的信息量与信息势,从而有效地参与生存竞争。与此同理,对称化的人才素质在参与社会竞争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过程中信息相互作用机制即势科学机制,信息化社会人才素质竞争必须从传统社会的"德与智、体与美"的四维对称化素质,激化嬗变到现代社会的"处善与进取、理论与实践、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追求高雅与入乡随俗"的八维对称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本以中国传统哲学、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的“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